火工品用以点燃火药(火箭燃料)或激发爆轰的装置。用对所给冲量感度极高的起爆药装填。根据引起变化的方式,火工品分点火器(火帽、底火、点火具、点火管、导火索)。根据激发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撞击火工品、针刺火工品、磨擦火工品、热力火工品、机械火工品、电力火工品,以及火花火工品、光学火工品、电波火工品。用于各种弹药、爆破作业、火箭发动机和其他方面。 火工品亦称“火具”。用于点燃火药和引爆炸药器材的总称。根据引起燃烧或爆轰的形式,火工品分为点火器材和起爆器材两种。按激发方式不同,点火器材分为热点火具、撞击点火具和电点火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撞击点火具和电点火具。撞击点火具主要有火帽、底火、撞击点火管、机械点火具和摩擦点火具。电点火具由火药、两根导线和高电阻率细金属丝的灼热电桥构成,靠电流释放的热量引燃火药。与撞击点火具相比,电点火具传火时间短。起爆器材有雷管、点火管、拉火管、电雷管和导爆索等。对火工品的基本要求是:感度灵敏,冲量强大,使用安全,作用稳定。 火工品 火工品huogongpinexplosive initiator, initiating device在较小的外界能量作用下产生燃烧或爆炸从而完成点火、传火(包括延期)、引爆、传爆和作功等的一次性使用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引燃火药和引爆炸药完成弹药的发射和爆炸;用于火箭和飞行器作为小型驱动器,以便快速打开活门、解除保险或火箭级间分离等;同时也广泛用于爆炸加工、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 火工品可分为:引燃火工品,包括火帽、底火、点火管和导火索等;引爆火工品,包括雷管、导爆管和导爆索等;其他火工品,包括延期装置、切割装置和驱动装置等。 火工品特点为体积小、感度高和反应速度快。既要在一定外界激发能下可靠发火,又要保证平时安全,还要输出一定的能量保证可靠引燃或引爆下一级装药。主要性能参数是感度、输出能量、抗冲击性、抗振动性以及长贮安定性。 中国早在唐代(公元904年)已有“发机飞火”的记载。宋代(公元1221年)曾用“震天雷”,其中所用火工品是“信线”,由软纸包细粉黑火药构成。1480~1485年间,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了轮发燧石枪机,用燧石的火花点燃火药池,再由火药池点燃黑火药,发射出弹丸。随着枪机的改进,火药池也逐渐变成火药饼,即底火的雏形。18世纪欧洲人又把黑火药装入纸壳、木壳或铁壳内,制成传火管,这是又一种火工品。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火工品的发展。1799年制成了冲击感度较高的起爆药一雷汞,随后出现了混合击发药。1817年英国人艾格把击发药压入铜盂内,首次制成了火帽。1865年瑞典著名发明家诺贝尔把雷汞装入铜管中发明了雷汞雷管。19世纪法国人徐洛首先利用电池使火药发火,制成了电火工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叠氮化铅和四氮烯起爆药的发明,底火、火帽和雷管的完善,以及电火工品的应用,对炮兵身管武器和弹药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型电雷管和电点火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反坦克聚能装药破甲弹、火箭弹和原子弹等新式弹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导弹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火工品提出了更严格的使用环境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中国已研制出无雷汞和无锈蚀击发药的用于枪弹和迫弹的底火,替代了传统的雷汞枪弹和迫弹底火;研制成功聚能破甲弹上的LD-3导电药电雷管,对静电钝感较美国的薄膜电雷管安全性好,属国内外首创。在工程爆破方面中国研制的不同装药量、不同直径耐水导爆索及非电多段毫秒延期雷管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矿山、水利和工程上用于大面积微差爆破。 中国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火工品行业,基本能适应当前常规武器、战略武器、航天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现各国都极重视火工品的发展,因为它的效费比极高,它的性能好坏可能决定全局性的成败。火工品发展重点是: ❶无起爆药雷管, ❷钝感火工品, ❸装集成电路火工品, ❹智能火工品, ❺薄膜桥电雷管, ❻爆炸逻辑网络, ❼新型非电火工品,包括柔性导爆索、封闭型导爆索和隔板起爆器等。未来的某些导弹战斗部可利用封闭型柔性导爆索控制作用效果,既能远距离高速传爆,又不会在作用时损坏临近设备。 ☚ 引信 火药 ☛ 0000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