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激光拉曼光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激光拉曼光谱laser Raman spectrum光线通过某些物质的溶液后,除可观察到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强度较强的端利散射光外,还可观察到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强度很弱的散射光。这一现象是由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首先发现,故称拉曼散射。激光拉曼光谱就是以激光为光源所测得的物质拉曼散射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以激光为光源的散射光谱,属于分子的振动一转动光谱。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相干性强,功率大,从而使激光拉曼光谱克服了用汞弧作光源观察的一般拉曼散射谱光谱灵敏度低、样品用量大,摄谱时间长等缺点。 图1 分子能级跃迁示意图 光谱上。振动Ⅲ和Ⅳ等同,Ⅳ中(+)表示向纸外运动,(-)表示向纸内运动。它们只有键角弯曲,没有键长改变,α变化很小,ν3不能在拉曼光谱中观察。另一方面、红外活性必须伴随有偶极矩变化,振动Ⅱ、Ⅲ、Ⅳ都有偶极矩变化,在红外光谱中看得到。振动Ⅰ的两个键同时伸长,同时缩短,分子的偶极矩始终等于零,它是红外惰性的。许多振动既能出现于红外光谱,也能出现于拉曼光谱。一般说来,红外谱带越强,拉曼谱带就越弱,反之也然。图2 CO2分子的振动 激光拉曼光谱仪 由光源、样品装置、单色器、检测放大与记录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图3)。该谱仪一般配有氦氖激光器 (波长为632.8nm)和氩离子激光器(波长514.5nm,488.0nm)两种光源。前者功率较小(几十毫瓦),后者功率较大 (几百毫瓦) 为了减少杂散光,提高分辨率,一般采用双联单色器或者三联单色器。散射光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收集。 图3 激光拉曼光谱仪示意图 实际应用 激光拉曼光谱的谱带丰富,各种化学基团有其特征的频率位移,谱带的强度和分子的几何形状、振动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故可用这些谱带来鉴别物质,测定分子结构,研究分子内部和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以及由于这些力的作用而起的结构变化等。激光拉曼光谱广泛用于无机、有机、高分子、环境保护、食品、纺织品等多种学科。特别在生物科学方面,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与核酸的一级、二级结构; 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膜的结构和功能; 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差异; 病毒的结构特征等。例如,当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与氧结合,或与氧分开时,其激光拉曼光谱就会显示明显差别,可见这项技术对研究血红蛋白氧合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提供了有利手段(图4)。一个纯的核酸或者蛋白质有30~40条拉曼线在300~1700cm-1范围内,由此可获得核酸的有序结构,碱基堆积,蛋白质的主键构象(α螺旋、β折叠、自由卷曲),侧链残基的构型及所处环境等多种信息。拉曼光谱有许多优点,如某些红外不敏感的基团S—S、C—C、N—N键有强的拉曼谱线; 样品处理方便,可用玻璃作样品池,用水作溶剂,它们对图谱的干扰很小,有利于在水溶液中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这样更接近生物分子的天然存在状态; 激光的使用,使样品的用量减至很少 (可少至几微克),可以用来研究来源困难的生物样品; 拉曼光谱是一项散射技术,与一般透射技术不同,它不需要样品透明,天然材料也可以不被破坏,固体、液体都可以测量。目前已发展了以拉曼散射为基础的 “分子微探针”技术。活的生物组织的研究亦有报道。例如,使用一毫瓦的激光、照射在一个完整的牛眼睛上,研究蛋白质残基的分布(蛋白质残基的分布被认为与眼睛的老化,白内障的形成有关),在强化视象检测器的帮助下,可以获得很好的图谱,这样低的功率已不致伤害视网膜。可以预料,激光拉曼光谱应用在医学上,有宽广的前途。 图4 血红蛋白激光共振拉曼光谱 ☚ 光散射 旋光色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