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澳门与欧盟贸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澳门与欧盟贸易 澳门与欧盟贸易澳门与欧盟(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的贸易关系,是在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给予澳门贸易优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0年澳门向欧共体 (主要为法国和丹麦) 出口仅有26万澳门元,进口也仅有14万澳门元,规模尚不及澳门对葡萄牙贸易的1/3。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欧共体对来自香港的纺织品实行限额管理,而澳门未受此限,促使众多港商涌入澳门投资设厂,并把出口订单转移至澳门。促使澳门对欧共体的出口迅速增加,到1969年达9444万澳门元,相当于澳门对葡萄牙出口的6倍。同年,由欧共体的进口为501万澳门元,贸易顺差较大。60年代,澳门对欧共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80.31%,而进口的年均增长率则为43.01%。60年代末开始,欧共体成为澳门的第一出口市场。1969年澳门主要出口的国别地区,已由1960年的葡萄牙及葡属东西非 (占48.96%)、香港 (占37.20%),转变为欧共体(占 41.82%)、葡萄牙及葡属东西非 (占22.1%)、香港 (占18.5%)、美国 (占7.2%)。进入70年代后,尤其是在70年代中期,葡萄牙发生革命,国内局势不稳,并且葡萄牙取消对澳门输葡产品免税优惠,致使澳门与葡萄牙贸易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与此同时,澳门与欧共体、特别是法国的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甚至澳门销往葡萄牙的产品也要经法国转口。1976年欧共体在澳门出口的国别地区中所占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为64.1%,澳门输欧货值也达到7.35亿澳门元。1978年,澳门与欧共体签订双方第一个纺织品双边协议,根据该协议及此后第二、三个同类协议,澳门获得欧共体给予的纺织品配额相对较为充裕,对澳门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起到间接的保护作用。70年代,澳门输欧货值年均增长率为27.9%,自欧盟进口货值年均增长率为32%;1980年澳门输欧盟货值为14.87亿澳门元,占澳门总出口的54.23%,其中西德、法国、英国分别占输欧盟总货值的 22.76%、16.97%、10.18%。对欧盟出口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整个80年代仍有12%左右的增长率。1992年起,由于欧共体出现经济衰退,澳门对欧盟出口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直至1995年局面才得到扭转。随着澳门在亚太地区旅游地位的提升,以及澳门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澳门自欧盟进口的货值连年增长。1988~1997年的10年间,澳门出口至欧盟的货值 (单位: 澳门元) 依次为: 42.70亿、41.30亿、46.08亿、50亿、48.68亿、47.30亿、46.70 亿、51.01 亿、53.56 亿、56.32亿; 自欧盟进口货值 (单位: 澳门元) 依次为: 8.21 亿、8.75亿、10.36亿、11.99亿、13.68亿、18.06亿、24.52亿、24.42亿、21.82亿、20.52亿。长期以来,澳门与欧盟贸易均为顺差,而且差幅较大。欧共体在澳门出口国别地区中所占比重在80年代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54.23%,跌至1989年的31.4%。与此同时,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由19.58%升至37.5%。自此,欧共体作为澳门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为美国取代,欧共体退居二位,两者合占澳门出口总额的七成左右,10多年来基本不变。澳门输往欧盟货品集中在两类商品,即衣着及服饰附属品和未列名之杂项制品,1995年分别占输往欧盟货值的81.6%和9.6%。澳门自欧盟进口货品则种类繁多,1995年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产品占10.6%,饮料占10.2%,电动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占8.3%,其余为皮草、毛皮及其制品、电子产品、汽车、时装、首饰、药品、烟草等。在欧盟十五国中,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是澳门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葡萄牙于1986年加入欧盟后,澳门与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更加密切。1992年澳门与欧共体签订贸易与合作协议,欧盟透过大西洋银行把澳门纳入投资伙伴计划,又透过葡萄牙储金局在澳门建立欧洲资讯中心。这些举措对于促进澳门与欧盟的贸易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995年澳门对欧盟出口总值为6.31亿美元,仅相当于同年欧盟进口总值的0.04%,应该说欧盟对于澳门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充当欧盟与中国内地经贸联系的桥梁角色上,还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 澳门与美国贸易 澳门与葡萄牙贸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