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澤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澤瀉 澤瀉 zéxiè 亦稱“水瀉”、“鵠瀉”、“及瀉”、“蕍”、“芒芋”、“禹孫”。澤瀉科,多年生草本。沼生,具地下短根狀莖。葉基生,長橢圓形。夏季開花,白色,排成圓錐狀,兩性,内輪被片花瓣狀,外輪被片萼片狀。瘦果扁平,頂端具宿存花柱,背面有淺溝。供觀賞,入藥。分佈於我國各處沼澤地,可栽培。《爾雅·釋草》:“蕍,蕮。”郭璞注:“今澤蕮。”郝懿行義疏:“即澤瀉也。”《神農本草經·澤瀉》:“一名水瀉、一名芒芋、一名鵠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澤瀉》:“〔釋名〕水瀉、鵠瀉、及瀉、蕍、芒芋、禹孫。時珍曰: 去水曰瀉,如澤水之瀉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孫。”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澤瀉 澤瀉 zéxiè 亦稱“水瀉”、“及瀉”、“禹孫”。此草功尤長於行水,因服此草後瀉如澤,故名。澤瀉科植物澤瀉的乾燥塊莖。類圓球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凹陷或鬚根痕迹,質堅實。主治風寒濕痹,淋濁,泄瀉,痰飲。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澤瀉》:“一名水瀉。”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上品·澤瀉》:“一名及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澤瀉》:“禹能治水,故曰禹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