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潭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潭帖

潭帖

汇刻丛帖。即《长沙帖》。十卷。北宋庆历年间名僧希白摹刻。因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故名。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增入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等。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与《绛帖》齐名。

☚ 绛帖   大观帖 ☛
潭帖

潭帖

亦称《长沙帖》。汇刻丛帖。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刘沆帅潭州 (今长沙),命僧希白摹刻。十卷。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增入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 以及王濛、颜真卿等帖。因刻于潭州,故名。摹勒很精,与《绛帖》齐名,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 (1127—1130),伪刻本很多。

☚ 自叙帖   李东阳草书《自书诗帖》 ☛

潭帖

十卷。北宋劉沆守潭州時,以 《淳化閣帖》真本為主,亦增益之,屬慧照大師 (釋希白) 摹勒於長沙 (宋時稱潭州),故又名 《長沙帖》。卷一之末紀年題 “慶曆五年(1045) 季夏慧照大師希白模勒”,其餘各卷有題 “慶曆五年”者; 有題 “慶曆八年 (1048)”者。可見始刻於慶曆五年,竣工於慶曆八年,因亦稱《慶曆長沙帖》。較之 《淳化閣帖》,是帖字行略高,且增王羲之 〈霜寒帖〉 與 〈十七日帖〉、王蒙及顔真卿諸帖。摹勒不甚精善,朱熹、洪邁等未予稱許。而蘇軾頗喜之,評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風味,故 《長沙法帖》 比淳化侍書 (王著) 所摹為勝。世俗不察,争訪 《閣本》,誤矣。”論者品說不一。此帖另有异本兩種:
(1)劉沆别刻一本於私第,人稱“私第本”。惟字畫稱圓潤,尾無“慶曆”年紀,只卷三有之。
(2)長沙碑匠重刻本,亦曰“碑匠本”。靖康、建炎年間(1126—1130),金兵臨長沙,守城者以此帖刻石為炮石,遂散佚焉。是帖問世不久,北宋皇祐年間 (1049—1053),廬陵人蕭汝器宰和州含山,得《潭帖》始摹刻之,工未畢而卒,其弟汝智繼之,持歸故里,前後閱六載乃成。後崇寧五年(1106),汝智子綸又修補之。其石後歸郡齋,迄明季猶存,惜至清已不見片石。因蕭氏所刻,故又名《蕭氏本潭帖》。南宋·紹興(1131——1162)初,有新刻本,然未注年月。此外,尚有 “三山本板”、别刻本等重刻本甚夥,但俱與原刻迥异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