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潜艇在潜航时,对舱室内补充供给艇员所消耗的氧气,同时消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潜艇供氧方法可分为化学的,如电解水制氧、超氧化物、离子交换等;物理的,如供氧气瓶、液态氧、气体透过膜法;生物的,如小球藻的光合成等;以及扩散式空气净化装置来供氧和消除二氧化碳。最常用的供氧方法有再生药板供氧、压缩氧气供氧、电解水产氧供氧和氯酸盐氧烛供氧等。
潜艇供氧
潜艇在潜航中对舱室内补充艇员所消耗的氧气,称为潜艇供氧。与供氧的同时,并处理艇员所产生的CO2。常规潜艇的供氧方法有:
❶再生药板供氧。再生药板的主要成份是碱金属的过(超)氧化物(如Na2O2、KO2、KO3等),亦称产氧剂。产氧剂具有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又能放出氧气的双重效用。(见“CO2吸收剂和产氧剂的性能测定”)
❷压缩氧气供氧。在需要时也可从高压氧气瓶中将氧气放入舱室内,此法较简单,但设备笨重。如用液态氧,需专门的储存设备,处理不当,还有一定的危险,故目前只作备用氧源。核潜艇供氧主要采用电解水产氧法。其基本原理是: 先蒸馏海水变为淡水,然后再将淡水电解为氢和氧,电解产生的氢气分离压缩后排出舷外,氧气可储存并供人员使用。这种方法可使舱内氧浓度(容积百分比) 维持在19~23%。核潜艇上也装备了再生药板或氯酸盐氧烛,以备电解式产氧机发生故障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