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潘鼎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潘鼎新?—1888

清末淮军将领。字琴轩,安徽庐江人。道光举人。咸丰七年(1857年)投军,与太平军作战,擢至同知。1861年奉曾国藩之命募勇成立淮军鼎字营。同治元年(1862年)随李鸿章至上海,镇压苏南太平军,并将所部渐次配置新式枪械,使其成为淮军主力之一。1864年加布政使衔。1865年升山东按察使,在运河沿线筑长墙阻击围困赖文光等部捻军。1867年任山东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年)署云南巡抚,1883年调湖南。1884年中法战争时,授广西巡抚,驻越南谅山,屯军谷松、屯梅等要隘,但奉李鸿章之命,对法军不事备战。次年初,法军大举进攻,他不战而弃谅山,退驻广西龙州,使法军侵入镇南关(今友谊关),广西震动。3月被革职,旋回原籍。

潘鼎新

 安徽庐江人。字琴轩。道光举人。1857年(咸丰七年)在安徽投军。1861年受曾国藩命,募勇建淮军鼎字营。1862年(同治元年)随李鸿章至上海,在苏南、浙北一带进攻太平军。1865年赴山东镇压捻军。1876年(光绪二年)署云南巡抚。1884年中法战争时,署湖南巡抚,旋调广西巡抚,率军驻守谅山。次年2月法军大举攻城时,不战而退,致谅山失陷,镇南关(今友谊关)一度失守。旋被革职,后回原籍。

潘鼎新?—1888

清末淮军将领。字琴轩,安徽庐江人。举人出身。咸丰七年(1857年)投效安徽军营。同治元年(1862年)随李鸿章至上海镇压太平军,以所部鼎字营编入淮军。同治二年(1863年),历任江苏布政使、山东按察使、布政使、署云南巡抚。次年中法战争期间,署湖南巡抚。旋调授广西巡抚,督军越南谅山。在李鸿章妥协方针影响下,他战胜不追,战败即退。光绪十年末(1885年2月),法军远在谅山三十里外他就放弃谅山,逃回中国境内,致使谅山、镇南关失守。旋被革职。

潘鼎新?~1888

清代末淮军将领。字琴轩,安徽庐江人,举人出身,咸丰七年(1857年)随李鸿章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年)率淮军到上海,镇压太平军。历任江苏布政使、山东按察使、布政使、署云南巡抚。后又随李鸿章率淮军北赴山东, 与捻军作战,任山东布政使。光绪九年(1883年)后,先后任湖南巡抚、广西巡抚。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远在谅山30里外,他弃阵逃回,致使谅山、镇南关失守,被革职。

潘鼎新

潘鼎新1829~1888

字琴轩。1849年举人,1857年投效清安徽军营,从攻霍山,擢同知。1861年组织淮军鼎字营,翌年随李鸿章至上海进击太平军营,转战于奉贤、川沙、南汇、金山、常熟、嘉兴、湖州等地。1864年加布政使衔,次年奉命至山东围剿捻军,擢山东按察使。1867年迁山东布政使。1874年授云南布政使。1876年擢云南巡抚。1884年署湖南巡抚,旋调任广西巡抚。中法战争中因失镇南关(后又收复),被革职回乡。著有《洋枪队大操图说》。

☚ 陈昌汝   潘鼎立 ☛
潘鼎新

潘鼎新1885~1944

名毓,又名平界,字祖义。华容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率兵响应萍浏醴起义,事败逃亡日本,入同盟会。次年8月,参与组织共进会。1908年回国,参与创办《商务报》。未几,焦达峰在湖南联络大举,被委驻守岳州。辛亥长沙光复,他组率义军攻入华容县城,旋率部驰援武汉。南北议和成立时,任共进会及湖北同盟会干事。“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部代理参谋长。事败,再亡日本。护国战争时回国举兵讨袁,被授予陆军中将、二等大绶嘉禾章。后转入报界,在天津任《泰晤士报》华文版主笔。曾出任东北边防军驻热河特别党部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及热河省政府秘书长,遭软禁,被救后定居北平,闭门读《易》。“七七”事变后,将幼子送赴抗日前线,他遭日军捕押,折磨致精神失常。出狱后病卒家中。

☚ 熊希龄   樊锥 ☛
潘鼎新

潘鼎新1885—1944

国民党军将领。别名祖义,亦名平界。华容人。早年与焦达锋等倡言革命。1906年组织乡人响应萍浏醴起义,旋东走日本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回两湖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在华容响应,任义军统领,后赴武汉参加武昌保卫战,任军政府总监察处高等顾问、第七协执法官。1912年任北伐左路军执法官。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出任讨袁军总司令部代理参谋长,驻守南京,失败后亡命日本。1916年被黎元洪授予中将军衔。北伐战争后,出任东北边防军特别党部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又兼热河省政府秘书长。1944年因精神失常死于家中。

☚ 曾继梧   文立徵 ☛

潘鼎新?—1888

清末淮军将领。字琴轩。安徽庐江人。举人出身。咸丰七年(1857年)随李鸿章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年),率淮军到上海。后随李鸿章赴山东与捻军作战,任山东布政使。光绪九年(1883年),任湖南巡抚。次年,调广西巡抚。中法战争中,受李鸿章指使,不战而退。十一年(1885年)初被革职。

潘鼎新?—1888

字琴轩。清安徽庐江人。道光举人。咸丰七年(1857)投军与太平军作战。十一年募勇编成淮军鼎字营。同治元年(1862)率部随李鸿章进驻上海。所部改用洋枪洋炮,学习新式阵法,逐渐成为淮军主力之一。四年率军赴山东镇压捻军。六年任山东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署云南巡抚,后赴天津办理直隶防务。九年署湖南巡抚。次年调任广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后,督军驻守越南谅山。十年十二月法军发起进攻,他不战而走,旋被革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