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潘恩1737—1809Thomas Paine美国早期启蒙运动学者,独立战争时期的政论家,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裁缝家庭,早年当过鞋匠、缝纫工、店员、小学教员。1765年在刘易斯当税吏时开始关心政治,后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开除。1774年作为契约奴移居北美宾夕法尼亚,受富兰克林推荐,任费城一家杂志的编辑。1775年发表美国第一篇废奴主义的文章。次年1月,发表著名的《常识》小册子,痛斥英王暴行,批驳同英和解的谬论,号召殖民地人民迅速拿起武器开展反英斗争,为独立战争吹响了号角。1776年亲自参加战斗,随军写出《美国危机》等十三篇文章,极大地鼓舞了士气。1777年任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战后受保守派排斥,1788年赴欧,曾参加法国革命(1789—1794),出版《人的权利》,鼓吹共和思想,被推选为法国国民大会代表、制宪委员会委员。1793年因反对处死国王,被雅各宾派逮捕并系狱八个月。由美国政府保释回国后,在纽约新罗歇尔孤度晚年。 潘恩1737~1809Thomaspaine旧译“佩因”。美国新闻工作者,政论家,思想家。生于英国,1774年10月到美国费城,参加编辑《宾夕法尼亚杂志》。1776年1月出版小册子《常识》,认为美洲殖民地人民的事业不仅是反对征税,而是争取独立。该书在数月内销售50万册以上,成为当年7月通过的独立宣言的主要思想准备。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发表文章《美国危机》,华盛顿将军下令向部队宣读此文,鼓舞士兵的斗志。美国革命胜利之后,潘恩于1787年去欧洲,尔后相继出版《人的权利》(1791年)、《人的权利第二部》(1792年),宣扬人民主权和共和国原则,支持法国革命。他还出版了《理性时代》第一部 (1794年) 和第二部,获得无神论者的名声。1802年潘恩返回美国。潘恩一生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他的著作《常识》、《美国危机》对美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的权利》、《理性的时代》等书使他跻身于历史上最伟大政论家的行列,曾被称为“英国的伏尔泰”。 潘恩1737—1809Thomas Paine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民主派的代表之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出身于英国农民家庭,当过小税吏。1774年移居美国,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776—1783年主持《危机》杂志出版工作,公开号召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独立战争期间,担任过格林将军的秘书,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宾夕法尼亚议会秘书。1787年,返回欧洲,参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著作有《常识》(1776年)、《人权论》、(1791—1792年)、《政府基本原理》等。在《常识》中,潘恩用火一般的语言谴责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号召北美人民起来,用独立战争,推翻这个统治。潘恩在书中具体分析了北美人民起来进行独立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合理性,具体批驳了各种妨碍甚至反对独立战争的种种错误言论和“理由”。《常识》提高了人们的认识,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促进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发展。在《人权论》等书中,潘恩论述了天赋权利,主张:“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且有平等的天赋权利。”而所谓“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其中包括所有智能上的权利,或是思想上的权利。还包括所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赋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强调国家是在人们缔结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国家的目的是“消极地增进人类的幸福”。论述了战争的根源和消灭战争的途径。指出,战争的根源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者的掠夺及其对私利的追求。要消灭战争,必须用革命手段消灭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者。论证了革命战争的必然性、合理性、正义性。阐述了宪法问题,指出“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人民的决议”。潘恩坚决反对封建君主政体,极力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还积极倡导法治,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 潘恩北美政治家。1737年1月29日生于英格兰一裁缝工人家庭。13岁时因家贫辍学。1774年冬以契约奴身分来到北美。1776年发表《常识》一书,痛斥英国君主世袭制,分析了北美脱离英国独立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号召人们进行武装斗争。《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思想武器。该著作出版后各报争相登载,总销量超过50万册。1787年定居英国。1789年撰写《人权论》一书,支持法国大革命。1792~1802年在法国。初受法国人民欢迎。1793年底至1794年7月因反对雅各宾派恐怖政策而遭监禁。1802年返回美国,但遭冷遇。1809年6月8日在病困中去世。 潘恩 潘恩1737-1809Panen,Thomas Paine美国独立革命时期政治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的萨福德。家境贫寒,少时辍学。当过裁缝、教师、店员、税务官。1774年移居北美,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编辑。是年底,发表题为《美洲的非洲奴隶问题》的文章,谴责黑人奴隶制。翌年参加反奴隶制协会。独立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反英斗争。1776年1月出版《常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清新、明快的笔调,对英国封建专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讨伐,公开、明确地主张独立。该书数月之内即畅销50万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年底,潘恩参加大陆军。1777年4月至1779年1月,曾任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1779年12月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1781年2月至8日,曾随约翰·劳伦斯赴法谋求援助。美国独立后,他仍然一贫如洗。1787年离美返欧,积极宣传反封建思想。曾参加法国大革命,1792年8月获法国公民权资格,9月当选为国民公会议员,10月当选为九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雅各宾派执政时,曾被捕入狱。他还参加过英国的激进工人运动。潘恩说,“世界就是我的祖国”;“没有自由的土地,都是我的故乡”。1802年返美,在贫困潦倒中孤度残年。1809年6月8日,在纽约病逝。他被称为“自由的使者”、“两个大陆的英雄”、“英国的伏尔泰”,著有《村中居民的信札》、《人权论》、《理性时代》等。 ☚ 华盛顿 麦迪逊 ☛ 潘恩1737—1809Thomas Paine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政论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776年发表《常识》一文,号召北美殖民地为摆脱英国统治而斗争。独立战争爆发后参军。1777年被任命为大陆会议外交事务委员会秘书。另著有《人权论》和《理性时代》。参见“政治学”中的“潘恩”。 潘恩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宣扬社会契约和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贫富差别的出现是破坏人类平等的根本原因。提出社会和政府(即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是由人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人们的邪恶所产生的,人们为了维持生存而组成社会以后,由于邪恶的侵染,日益忽视彼此的责任,因而需要建立某种形式的统治,这便是政府的起源。反对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指责君主制是一种世袭的制度,是暴君性质的政府。主要政治著作有《常识》、《人权》等。参见“历史”中的“潘恩”。 潘恩1496~1582Pan En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