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佩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潘佩珠1867—1940越南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者。原名潘文珊。生于中圻(今中部)宜安省南坛县乡村教师家庭。早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885年组织学生军参加“勤王运动”。1900年写成《琉球血泪新书》,呼吁官吏、士大夫警惕亡国惨状。1904年创立越南第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团体维新会,提倡君主立宪。次年率先到日本,组织赴日留学的东游运动。在日期间同孙中山、梁启超和日本的犬养毅有过联系,致力于向外国介绍越南反法斗争实况。1909年被日本政府驱逐,流亡中国。在辛亥革命影响下,从改良走向革命。1912年在广州组织越南光复会,任总理。后组织越侨成立光复军,在中越边境地区多次袭击法国兵营。1913年被军阀逮捕,1917年出狱后在《杭州军事杂志》社任编辑。1924年筹备建立越南国民党。次年在上海被法国密探诱捕,押解回国后长期软禁于顺化。著有《越南血泪史》、《海外血泪书》、《巢南年表》、《狱中记》等。 潘佩珠孙中山与近代革命先驱潘佩珠 梁志明 东方世界1986年6期 潘佩珠 潘佩珠1867—1940潘佩珠1867年生于越南义静省南坛县南河村,1940年病逝于顺化。他从小就以“神童”而著称。4岁时就能背诵母亲教的《诗经》中的《周南》等名篇,他6岁开始学汉语,几天就学完了《三字经》、学完《论语》后还仿写了《论语》,8岁时就展露头角,参加乡、县的文章比赛。13岁就已熟炼掌握了举子的诗、赋、经义的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对他的影响。他才华横溢,但1897年因无意“怀携文字”入考场而被判终身不得参加考试。1900年因朋友四处活动才又推翻原判而考中了解元。他的汉语造谐很深的原因是与他幼小年青时打下的良好汉语基础分不开的。 ☚ 越南 黎贵惇 ☛ 潘佩珠1867—1940越南民族解放运动领袖。1904年参加维新会,提倡“东游运动”。次年到日本,与孙中山、梁启超有过联系。1912年在中国广州组织越南光复会,主张武装反法,成立越南共和民国。1924年筹建越南国民党。次年被捕。著有《越南亡国史》、《自我批判》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