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漢佉二體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三國、晋、十六國 > 漢佉二體錢
漢佉二體錢  hànqū’èrtǐqián

亦稱“和田馬錢”。東漢魏晉時期西域于闐國發行的錢幣。因幣文兼用漢字與佉盧文二體,圖案多作馬形,且多於新疆和田地區古城遺址出土,故名。幣以銅打製而成,圓形,無孔,大小分兩種。錢之一面用篆體漢文標明幣重,大者文曰“重廿四銖銅錢”,或讀爲“銅錢重廿四銖”。中間有一“”符,釋爲“貝”或王族族徽。小者文曰“六銖錢”,無“”符。另一面中心多有一馬形圖案,間有作駱駝者,周圍環以佉盧文的于闐王稱號及姓名。按,于闐國至北宋時爲喀喇汗所滅,立國長達千年。一般認爲此錢當行於公元一至二、三世紀。參閱英·克力勃《和田漢佉二體錢》、月氏《漢佉二體錢(和田馬錢)研究概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