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演绎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演绎法

演绎法

即“演绎推理”,见该条。

☚ 外籀   三段论 ☛
演绎法

演绎法yanyifa

参见“数学教育”部分的“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   归纳法 ☛

演绎法

演绎法yanyi fa

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是演绎推理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比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则是结论,也是论点。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要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用演绎法进行论证,必须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但在写作时,根据文章表达生动简洁的要求,对三段论推理过程的表述可以灵活处理,有时省略大前提,有时省略小前提。比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就省略了大前提。又如,“鲁迅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一直往前走。’我们不正该焕发朝气,勇往直前吗?”就省略了小前提。
运用演绎推理,作者所根据的一般原理即大前提必须正确,而且要和结论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有丝毫的脱节或牵强,否则会使人对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 例证法   类比法 ☛
演绎法

演绎法yanyi fa

是幼儿从已理解与掌握的普遍性规律中推理得出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如:当幼儿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包含、互换的关系后,对5以后的各数的数的组成能做出推理,加以掌握。又如,当他们掌握了一周内时间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更替后,便能从当天推理知道明天将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掌握演绎能使幼儿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扩充幼儿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教幼儿学会演绎法,应该使幼儿在理解掌握规律性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一般适宜在中、大班运用。

☚ 归纳法   直观教具 ☛

演绎法

见“逻辑学”中的“演绎法”。

演绎法

演绎法

从若干已知命题出发,按照命题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推导出新命题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已成为构造科学理论、组织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演绎法可广泛运用于日常认识和科学研究。它既可作为探求新知识的工具,使人们能从已有的认识推出新的认识,又可作为论证的手段,使人们能借以证明某个命题或反驳某个命题。演绎法是按照命题之间的必然的逻辑联系进行推导的。运用演绎法时,必须使结论与其前提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即断定结论应是断定其前提的必然结果。否则,就不能发挥演绎法的作用。

☚ 想象法   溯源推因法 ☛

演绎法Interpretation

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演绎法

演绎法

“归纳法”的对称。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它运用公认的一般原理进行推理,来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其特点是简单、适用,不必借助精心加工的统计资料,而只需利用一些普遍的原理,只要这些原理可靠,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演绎法的缺陷表现在: (1) 它不能保证它所依据的前提的正确性。如果前提错误或有不足,演绎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2) 它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要想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还要借助其他方法。

☚ 归纳法   规范分析 ☛

演绎法

deductive method;deduction


演绎法

deductive metho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