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漏芦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漏芦汤

❶《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又名漏芦煮散。漏芦、连翘、白蔹、芒硝、甘草各六铢,大黄一两,升麻、枳实、麻黄、黄芩各九铢。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痈疽,丹毒,赤肿,疮疖,热毒等。《经心录》无连翘,有知母、芍药、犀角;《备急肘后方》无连翘、芒硝,有白薇、芍药。
❷《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五方。漏芦、升麻、大黄、黄芩各一两,蓝叶、玄参各二两。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如果肿热甚,加芒硝二钱半。
❸《疡科选粹》方。漏芦、生甘草、槐白皮、五加皮、白蔹各一两五钱,白蒺藜四两。为粗末,每次用五两,水煎,去渣淋洗。治脚气疮,疼痒流水。

漏芦汤 《千金要方》卷五

【组方药物】 漏芦 连翘 白蔹 芒硝 甘草各0.8克 大黄3克 升麻 枳实 麻黄 黄芩各1.2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取饮片,用水300毫升,煎取100毫升。儿生1日至7日,取20毫升,分3服;8日至15日,取30毫升,分3服;16日至20日,取40毫升,分3服;20日至30日,取60毫升,分3服;30日至40日,取100毫升,分3服。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适应病证】 小儿热毒痈疽,丹毒,疮疖。并用于预防时行疮痘。
【方义分析】 此为治疗热毒痈肿常用方。热毒痈肿,当清当消。故方用漏芦、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配黄芩、白蔹以助清热消肿;升麻、甘草以助解毒;更加麻黄以辛散开腠,逐邪从表而出;大黄、芒硝清热通腑,逐邪由里而下。如是则热毒可清,郁滞可通,痈疡可消,肿毒可平矣。唯平素脾胃少健者硝黄宜减,或改用蒲公英、紫地丁、银花,收效更佳。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漏芦连翘汤”(《千金要方》卷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五)。


漏芦汤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六

【组方药物】 漏芦(洗,焙) 海藻(洗,焙)各15克 连翘30克 沉香15克(锉) 山栀仁7.5克 玄参 丹参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粗捣筛。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适应病证】 瘰疬久不愈,将欲破者。


漏芦汤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五

【组方药物】 漏芦(去芦头) 升麻 大黄(锉,醋炒) 黄芩(去黑心)各30克 蓝叶 玄参(黑坚者)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加竹叶21片,同煮至300毫升,去滓,下芒硝末5克,分3次温服,得利则减,未利则加。
【适应病证】 脏腑积热,发为毒肿,夜间疼痛。


漏芦汤 《疡科选粹》

【组方药物】 漏芦 白蔹 槐皮 五加皮 甘草各22.5克 蒺藜子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共为粗末。每用150克,水煎汤,淋洗患处。
【适应病证】 脚气。脚上风毒,肿痛瘙痒,黄水流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