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漆姑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蜀羊泉 > 漆姑草
漆姑草  qīgūcǎo

即蜀羊泉。

漆姑草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珍珠草、羊儿草、地松、瓜槌草。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 Ohwi的全草。分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及西南等地。苦,凉。清热解毒,行血止血。
❶治跌打内伤,呕血,咯血。煎服:9~15g。
❷治漆疮,捣汁外搽;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捣烂塞患侧鼻孔,每天二至三次,连用一星期;痈肿,瘰疬,毒蛇蛟伤,鲜品捣敷;龋齿痛,捣烂取汁含漱,或捣烂塞入牙缝内。本品含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葡萄糖基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基芹菜素等,又含挥发油。水提物对小鼠S180、S37、L615等瘤株有明显抗癌作用。煎剂镇痛、祛痰,兴奋兔肠平滑肌,对血压先升后降。挥发油有镇咳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漆姑草Japanese pearlwort

Sagina japonica(S.W.)Ohwi,石竹科,漆姑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生于山地或田间路旁草地,田园常见杂草。主产长江流域各省区,黄河流域和东北南部也有分布。朝鲜、日本和印度也产。茎丛生,略铺散。单叶,对生,线形,基部近膜质,联合成短鞘状。花小,白色,单生于枝顶叶腋;萼片、花瓣与雄蕊均5枚;子房上位,有5枚白色花柱。蒴果卵圆形,5瓣裂。全草药用,退热解毒,治漆疮、痈肿、鼻炎。嫩茎叶可作猪饲料。

漆姑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小草本,高4—6厘米,全株无毛。茎秆细簇生,平铺或直立。叶条形。花单生茎顶。蒴果卵形,种子小,肾形。产阿勒泰、哈巴河、伊宁等地。全草可入药,有退热解毒的功能。

漆姑草qī gū cǎo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蜀羊泉(7)。药名。蜀羊泉的别名,参见“蜀羊泉”条。

漆姑草

漆姑草

漆姑草,又名珍珠草、地松、瓜棰草、羊儿草。始载于《本草拾遗》。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Ohwi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省区。
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痒。主治漆疮、湿疹、痈肿、无名肿毒、丹毒、瘰疬、毒蛇咬伤、龋齿疼痛等证。临床用治漆毒生疮、稻田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湿疹等,可取鲜草捣烂加丝瓜叶汁,调菜油外敷; 或捣汁和酒内服。本品捣敷可治痈肿、无名肿毒、丹毒、瘰疬结核等症。若治毒蛇咬伤,外用取鲜品捣烂敷,或与雄黄同捣,敷伤口周围; 内服加水擂汁饮,也可用干品研末服。治龋齿疼痛,将鲜漆姑草捣汁含漱; 或捣烂后塞入龋孔。本品还可治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研末服或用鲜草捣烂塞鼻。此外,煎服并捣敷还治跌打伤痛。煎服,15~30g。
实验研究:漆姑草全草含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基芹菜素、8-C-葡萄糖基芹菜素等。

☚ 腐婢   黄蜀葵花 ☛
000020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