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俎割肉用的砧板,也用于祭祀时陈置祭品。木胎,由面板与足板二部分或面板、腿与足座三部分构成。楚俎始见于春秋中期,战国中期较多见。时代不同,其形制也随之变化。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3件,为春秋中期,俎面板呈长方形,四周起棱,两端上翘,面板下安4个曲尺形足。俎面髹红漆,余髹黑漆,并用红漆绘鸟纹、兽纹等纹样。长24.5厘米、宽19厘米、高14.51厘米。战国时期,俎的型式与数量较多,器形也有大小之不同。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7件,俎有窄面、宽面和带立板3种。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的俎也有宽面、窄面、带立板和带腿、足座等4种。而且战国时期俎上一般有彩绘绹纹、卷云纹等纹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