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滴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滴鼻法

滴鼻法

滴鼻法是将药汁滴入鼻腔,药力通过鼻粘膜吸收,渗入耳、目、头脑等部位达到醒脑开窍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是藏医五种排出法之三。滴鼻法分平息法和清除法两种。
平息法 将具有平息功能的药汁滴入鼻腔后,使疾患慢慢平息于本位者称之为平息法。
禁忌证 凡是瘟病初起,未成熟阶段,突发性外伤炎肿、酒醉,食用清油、酥油、髓、脂肪等油脂类食物之后,禁止使用平息法。
适应证 鼻为脑之户,因此,本法对黑、白“亚马”虫及其他病邪侵入头部引起的头痛、眼等五官和上腭、齿、龈、咽喉等锁骨以上各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方药 红花、熔酥油、冰糖拌稀,滴入鼻腔,对头部隆血交杂疾病、阵发性刺痛有益;甘草、余甘子、白糖与熔酥油拌和,滴入鼻腔,能清除耳病、眼病、腮部疼痛及脑病;萝卜汁滴入鼻腔,能清除耳病、头病。新排的马粪挤汁,滴入鼻腔,能止鼻血和清除头虫病窜入脑和眼睛。熔化的新酥油汁,滴入鼻腔,能摧毁锁骨以上一切头风等疾病。另外,对于头及五官疾病,用各自的有益药汁滴鼻均有疗效。
滴鼻方法 早晨或晚上,令患者仰卧,颈部垫高、头后仰。将药汁滴入鼻腔5—7滴,静静休息半小时,避免烟尘和冷气吸入鼻孔。
清除法 将药力较强的药熬汁,滴入鼻腔,把疾病从鼻腔排出体外者称为清除法。
禁忌证 单纯性隆病引起的头晕、耳鸣、眼朦胧、头脑沉重、鼻塞不识气味、齿病、流鼻血等,均应禁止使用此法。
适应证 感冒迁延较久,病邪渗着于鼻腔,引起鼻塞不通、流脓、滴黄水;热病、白喉、炭疽等逆窜入脑部,引起鼻腔、颧骨、目眶疼痛;遗留热邪、白喉、咽喉疾病向愈之后,引起鼻痛病,流脓、目赤及麻风或隆引起的黄水窜散于面部,造成面部肿胀,黄水渗滴,疼痛不适,头部骨折流出的坏血、黄水窜入脉道降于颈部,引起颈部以上部位疼痛等,均适宜于清除法。
方药
❶峻清除方:紫齿贝、甘青乌头、光梗丝石竹根、山奈四药各等份煅灰,取此煅灰6份,花斑蝥(头足齐全,去内翼)5个,硇砂取2个斑蝥之量,将上述六味药研末混合,每取3钱用干净布片包裹,放入8岁童便中浸泡4小时,捞出挤汁滴入鼻腔。
❷缓清除方:短穗兔耳草、硇砂、水菖蒲、木香、甘草等各等份研末(短穗兔耳草、硇砂两味可以多增加半份),如上法包裹放入黄牛溲中浸泡,挤汁滴入鼻腔。缓清除方对上述适应证中所说的迁延较长而渗入鼻腔的感冒等疾病有益。
滴鼻方法 在施行滴鼻前一天,减少饮食。在施术前,擤净鼻涕和清理口腔痰液,仰卧于无风和太阳光不能直射眼睛的地方,垫高枕头,头部后仰。塞住一边的鼻孔,用羽毛蘸温药汁滴入鼻腔9滴。用力收缩软腭阻止药汁流入口腔,或禁止用鼻吹气以防将药喷出。鼻腔中停药时间说法较多,但通常为80息(呼吸1次为息)为宜。滴鼻后如果药物不能排出病邪者,用竹管向鼻孔吹入屋梁烟絮和光梗丝石竹粉,刺激鼻腔,使鼻腔发痒,促使鼻涕分泌。鼻涕乖多者,可坐起擦干净,如有黄水、脓液排出或上腭等处有遗药者,则用温水漱口洗鼻腔,多饮开水,并用乳香和新鲜酥油相混焚烟熏之。如果“玛尔克”虫侵入脑中而出现昏厥者,用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液中浸泡过的锡片研末,加驴尿滴鼻,定有效果。
术后处理 滴鼻疗法过程中,如果出现流鼻血者,则于头部、上体,特别在印堂等处用冷水喷激。此法不能止血者,则可服用止血药物;流血严重者可内服“贝吉查里卡旦”、“那乙果若”等止血药方,艾灸左右肩顶穴(扭头向左右肩吹气,气所吹及的部位)或小尖脉处放血,以便分散血液压力。如果滴鼻法未能排除病邪反而引起目赤、头和额部刺痛者,于鼻尖、额脉、舌下脉等处放血,放血后用凉水喷激或冷物罨敷头部。

☚ 吐法   利尿法 ☛
000228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