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溪山行旅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宋代画家范宽作。绢本立轴。描绘崇山高耸、雄浑苍莽的关中景色。峰颠的茂林密叶和崖石皴纹清晰可见,山涧飞瀑如练,山下空濛一片,衬托出小岗上的林树殿阁;清溪流出山谷,行人驮马行进其间。笔势雄强、劲利而浑厚。主峰皴法关仝,以短条子皴结合点簇表现山的质感,显示其着重骨法、用墨浓重的特色。

☚ 雪霁江行图   临流独坐图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卷軸畫 > 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  xīshānxínglǚtú

宋代范寬所繪作品。絹本,墨筆,縱二○六·三厘米,横一○三·三厘米。竪長畫面上,主峰聳立,雄偉莊觀;山澗飛泉,直落千仞;頂巔密林簇簇,微露殿閣;山下空濛一片,水氣蒸騰;近景則有巨石兀立,老樹挺拔。一隊馱馬自右下方進入畫面,似聞馬蹄溪水之聲,所占位置不大,却有點題的妙用。此圖經清内府收藏。《石渠寳笈初編》著録。現藏臺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北宋山水画。*范宽作,绢本,墨笔,纵206.3、横103.3厘米。画面上部三分之二的位置,画一组巍然耸立的巨崖,顶端草木蒙茸,崖间飞瀑直下。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画淙淙溪流、岸边巨石、杂木丛林、古寺一角和溪边小路上赶着驴队的旅人。作品构图奇特,气势宏伟,用笔繁密,墨气沉厚。生动地表现了关中山川壮丽浩莽的景象。明代董其昌评为“宋画第一”。现代画家徐悲鸿曾评道: “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章法突兀,使人咋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闸口盘车图   雪景寒林图 ☛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北宋山水画。*范宽作,绢本,墨笔,纵206.3、横103.3厘米。画面上部三分之二的位置,画一组巍然耸立的巨崖,顶端草木蒙茸,崖间飞瀑直下。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画淙淙溪流、岸边巨石、杂木丛林、古寺一角和溪边小路上赶着驴队的旅人。作品构图奇特,气势宏伟,用笔繁密,墨气沉厚。生动地表现了关中山川壮丽浩莽的景象。明代董其昌评为“宋画第一”。现代画家徐悲鸿曾评道: “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章法突兀,使人咋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闸口盘车图   雪景寒林图 ☛
溪山行旅图

104 溪山行旅图

宋范宽作。绢本墨笔,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画中主峰迎面耸立,山骨嶙峋,坚硬挺拔,山涧飞泉婉转,而后直落千仞,山顶密林簇簇,山下巨石兀立,老树苍劲,丛林、庙宇、山溪古道,驴马行旅等布置,井然有序。全画大气磅礴,沉雄高古,笔墨粗壮,章法突兀。古人评: “宋画第一”,徐悲鸿赞: “令人倾倒”。原藏故宫博物院。现在台湾。

☚ 清明上河图   早春图 ☛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宋范宽作,绢本墨笔。清宫旧藏。《溪山行旅图》是范宽山水画的代表作,这一巨幅立轴山水,继承荆浩 “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画幅正中很大一部分为巍然耸立的山峰,气势奇人。峰顶密密丛林连成一片黑色,崖石皴纹历历清晰,近迫眉睫。山谷深虚处,一线飞瀑高挂,消融在升腾弥漫的烟雾之中。溪流奔腾穿行在乱石间,流出山谷。山间路上,旅人驱赶着驮物的驴马沿溪前进,在苍茫辽阔的自然景象中增添了蓬勃生机和生活情趣。画幅中腰的山岚雾霭把正面山峰和中景的林木、寺院间隔开,使幽暗郁茂的古木突现在空濛的雾霭前面,增大山林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咫尺之内藏含千里之势,造成苍茫空阔的雄美境界 《溪山行旅图》 用笔坚劲有力,全用浓墨皴擦、点划,不加晕染,成功地表现了山石、林木、楼宇、溪泉的形状与质感。范宽,名中立,字中正,陕西华原人,北宋前期画家,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 尚在,活动于长安、洛阳等地。他早期的山水画师法荆浩、李成,虽得精妙,然使人感到 “尚出其下”。后领悟到 “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卜居终南、太华山林中,朝夕体验观察 “云烟惨淡风月难霁之状”,研究秦中山水的风神气骨,故而下笔自如,细致入微地写出关陇山川的雄奇壮美,蔚为奇观。历代评论家把范宽、董源、李成列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家,明代董其昌跋 《溪山行旅图》,评为 “宋 (山水) 画第一”。

☚ 窠石平远图   双喜图 ☛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宋·范宽作。绢本墨笔,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峻峰大岭,巍然耸立,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密,山谷一瀑如线,飞流百丈,烟雾云腾。画面前景,右上丘陵寺宇,林麓森森;左侧溪流从突兀巨石间奔腾流注,岸旁山道驮队纡行。旅人、驴马画得很微小,映衬出高山、巨石、大壑的雄伟壮观,也使幽静的山林增加生气,并且点到题意。画幅中腰山岚雾霭,把正面山峰和前景林木、寺观、溪流隔开,拉开了山峰与低处山林的空间隔离,构成“孤峰露苍骨,疏木耸坚干”、“冈原草木秀,溪谷云霞媚”的境界。全画用笔雄健浑成,浓墨皴擦、点划,层层深厚,表现出山石、林木、流水的质感和空间感。明·董其昌跋此图,评为“宋(山水)画第一”。现代·徐悲鸿称赞此画:“……《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溪山行旅图

☚ 写生珍禽图   清明上河图 ☛

《溪山行旅图》

见“范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