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夏珪繪畫作品。紙本,水墨,縱四六·五厘米,横八八九·一厘米。開卷爲溪山,煙霧茫茫;繼而見林,中有村莊,之後即見闊大江面,近有客舟泊岸,遠有漁船浮泛,透過江上濃霧,隱見隔江城郭;繼而又見近景,懸崖巨石,沿山險峻,路有石欄,隱於幽谷;出山又爲水天一色,極得清遠之意,山下水邊橋上有人對話,過橋則爲山村,出村又見煙波浩渺。遠近相生,虚實相映,給人溪山無盡之感。此後皆爲山水相依,景景不同,游目騁懷,氣象萬千,真實地再現出江南湖山的靈秀幽奇。其構圖疏密相間,遠近錯綜,筆墨多以秃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淋漓蒼勁,樹葉多用夾筆,樓閣不用界尺,人物點簇而成,强調水墨特色,墨韵深厚耐人尋味。幅中無款印,有清高宗弘曆題詩,後紙有陳川等題跋。圖中鈐有“欽賜臣權”、“臣犖”、“子孫永寳”等内府與私家收傳印記多方。曾經《南宋院畫録》、《盛京故宫藏畫録》著録。現藏臺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