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外记
杨照远,刘晓晖编著。是一部描写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前半生经历的传记性作品。全书分为缉熙楼的黄昏、溥仪世系、紫禁城内、出宫前后、乔装出逃、寓公轶事、“龙归故里”、粉墨登场、四位 “额驸”、“三次登极”、醇贤亲王、栽培“股肱”、两次访日、傀儡滋味、同类相聚、伪皇苦衷、帝宫末日等17章。其中有对他残暴多疑、喜怒无常、孤僻迷信的性格描写,如捉弄帝师、整治太监; 在御膳房增设尝膳人员,就是吃药打针都让人先试验,连对清末老臣敬献的 “方物”、“补品” 等,也不轻易品尝; 凡事先问卜,甚至走路、穿衣、吃饭、游玩,都要由卜卦的 “吉”、“凶” 来支配。同时还着意描写了溥仪对英文教师庄士敦的依赖及其妄想 “还政于清”、“恢复祖业” 的政治抱负。具体表现在崇尚欧化生活,幻想留洋,甚至听从庄士敦的挑唆,遣散太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曾试图以 “栽培股肱” 为政治手段,建立自己统辖的“武装实力”,并与国内封建复辟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相勾结,最终却一步步走向日本帝国主义设下的圈套,沦为傀儡。本书多采用目前尚未刊用过的访问资料,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新鲜性的特点。在资料和观点的表述上,则言简意赅、客观公允。在写作方法上采用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注意细节描写,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全书史料丰富,为研究清宫史和伪满洲国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书由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