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湿脚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湿脚气

病证名。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病见脚膝浮肿者。多因水湿之邪,从下感受,经络不得宣通所致。症见足胫肿大,麻木重着,软弱无力,或生臁疮,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本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脚气病湿型类似。治宜宣壅逐湿为主,用鸡鸣散加减,或选用除湿汤、槟榔散等方。如属湿热偏胜,见口渴尿赤,苔黄腻,脉濡数,宜宣通清利,可用防己饮等方。

湿脚气

脚气病的一种。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病出现两下肢浮肿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出现心力衰竭者。主要表现两下肢水肿麻木,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湿脚气shījiǎoqì

脚气病的一种。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病见脚膝浮肿者。多因水湿之邪从下感受, 经络不得宣通所致。症见足胫肿大, 麻木重着, 软弱无力, 小便不利, 舌苔白腻, 脉濡缓。本病类似维生素B1 缺乏症。治宜宣壅逐湿。用鸡鸣散加减。湿热偏胜者, 见口渴尿赤, 苔黄腻, 脉濡数, 宜宣通清利, 可用防己饮( 《丹溪心法》: 白术、木通、防己、槟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苍术、黄柏、生地)加减。

湿脚气

湿脚气

湿脚气是脚气主要类型之一,出《太平圣惠方》。
湿脚气由于水湿之邪,从下感受,经络不得宣通所致。《灵枢·百病始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故湿从下受,病自足始。临床特点,足胫浮肿,脚弱无力,麻木重着。并伴见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治以宣壅除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鸡鸣散、除湿汤、槟榔散等。鸡鸣散的服法特殊,需按所嘱进服。按《证治准绳》记载:“(鸡鸣散)为粗米,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渍,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次日五更分三、五次冷服,冬月略温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当下黑粪水,即肾家所感寒湿之毒气下来也。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吃物,候药力过,并无所忌。”
脚气以湿邪为主要病因,除湿脚气外,尚有湿毒,湿热,寒湿,湿痰等多种证候:
湿毒脚气:见《圣济总录》。症见足胫肿大,腹满,小便短少。因湿毒之邪壅遏经络所致。治宜宣通。方用槟榔汤或桑根白皮汤。
湿热脚气: 见《寿世保元》。症见足胫肿痛,肢节烦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或脚膝生疮赤肿。由湿郁成热,湿热流注经络所致。治宜宣通清利。方用当归拈痛汤。
脚膝浮肿,伴见口渴,尿赤,苔黄腻,脉濡数,因于湿热偏胜者,亦属湿热脚气的范围。治用防己饮加减。
寒湿脚气: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症见脚膝软弱,行动无力,或拘挛疼痛,恶寒肢冷,脉弦细或细缓。由寒湿外侵,经气不行,血脉不和所致。治宜温经除湿,兼予活血舒筋。选用木瓜牛膝丸、酒浸牛膝丸、葫芦巴丸、搜风散等方。
湿痰脚气:见《丹溪心法》。症见腿足作肿,软弱无力,大便滑泄,脉滑而数。由湿盛生痰,湿痰下注所致。治宜行气,利湿,健脾。用丹溪治湿痰脚气方(苍术、防风、槟榔、香附、川芎、条芩、滑石、甘草)。或先以五芩散加苍术、黄柏;后用二陈、二术、槟榔、紫苏、羌活、独活、牛膝。黄柏等药。

☚ 脚气   干脚气 ☛

湿脚气shī jiǎo qì

wet beriber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