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湿法炼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湿法炼铜利用某些溶剂,借助化学作用,对铜矿中的铜金属进行分离和提取。20世纪末,湿法炼铜量已占世界铜产量的20%左右。湿法炼铜包括浸出、溶剂萃取、电积等3道主要工序。智利的湿法炼铜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其次是美国、秘鲁和赞比亚。 湿法炼铜 015 湿法炼铜铁于硫酸铜(亦称胆矾)溶液中,铜被铁所置换而得到铜的方法谓之湿法炼铜,或称胆水浸铜。此种湿法冶金技术起源于我国,在世界化学史中为一重要发明。宋人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对此作过如下记述:“信州铅山有泉,其水味苦,取之煮熬即成胆矾。烹其胆矾即成铜,所用铁锅久之也变为铜。”据史载,宋徽宗时浸铜场已有11处,其中以信州铅山、饶州德兴和韶州岑水三处规模最大。据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要》载,仅信州铅山一处铜场,年产铜即达38万斤,这表明我国早在宋初即已大规模利用胆水制铜。此前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已有“白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白青即硫酸铜。东汉人所著《神农本草经》、晋人葛洪所著《抱朴子》以及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历史记录表明,我国早在纪元初即对铁能置换硫酸铜中铜的化学现象有所认识,并逐步用于铜的生产。《宋史·食货志》对浸铜的生产工艺有较详的记述:“生铁锻而成片,铁片于胆矾液中浸泡数天并因腐蚀而变薄,其表面即敷有“铁煤”(即铜),括下铁煤于炉中三炼而成铜。约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时称胆铜。”据认为,此种胆水制铜技术目前仍有一定实用价值。参见40034胆铜法。 ☚ 黄铜 胆水浸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