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易俗河春秋战国秦汉墓群位于湘潭县易俗河汽车站所辖范围,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发掘墓葬41座,除3座墓未发现随葬器物和属被破坏的残墓外,大致春秋战国墓和秦汉时期的墓各半,全部为土坑竖穴墓,个别墓带二层台和墓道,方向大致以南北向为主,现存深1.0至4.0米。春秋战国墓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长方形窄坑为主,个别墓葬为长方形宽坑,中晚期向长方形宽坑发展,至晚期出现了带台阶和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墓室相对增大。随葬品除陶器外,只有个别墓葬伴出铜、石、琉璃器。早期墓以鬲为代表,其陶器组合以鬲、钵、壶为主,或伴出豆、罐。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墓中还出土琉璃管。中期墓以鼎、敦、壶、豆为代表,个别墓伴出兵器铜戈等。晚期墓陶器中除敦、鼎、壶外,还伴出罐和石璧。以上墓具有楚墓特点。与长沙楚墓相比,豆的数量显著增长。此外还发现一些具有楚墓向秦汉之际过渡特点的墓葬。这些墓葬的陶器组合中有些敦与盒同出,并伴出纺轮。秦汉墓的墓室普遍增大,而以长方形宽坑为主,最大的墓室长3.8米,宽2.8米,随葬品相对增多,其中陶器组合以鼎、盒、壶、罐为主,也有伴出陶豆的。泥质货币中有圆钱、金饼和金版,钱文有待清理。其他随葬品还有少量石璧和刀、削、剑等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