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广填四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广填四川古代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的移民活动。前后有两次,即元末明初和清初的两次移民活动,以清初的一次为高潮。❶南宋后期,四川地区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到元初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全省在籍数只有61万人,不及南宋嘉定十六年 (1223年) 的660万人的1/10。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时,湖广随州 (治今湖北随县) 人明玉珍率军入川建大夏国。所带十几万农民军及随之而来的大批缺地少田农民,多来自今湖北地区。是为“湖广填四川” 之始。迨及明初,明朝又组织大批以湖广 (今湖北、湖南) 为主的南方农民入川(称 “奉旨入蜀”) 开荒种地,至洪武十四年 (1381年),四川在籍人口已上升到146万。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民间熟语。始见于魏源《湖广水利论》。系指以湖南、湖北人为主,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人在内的迁徙入川的移民运动。这是元、明 清时期继“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最早出现于元朝。元末明初形成第一次浪潮。移民中,有因在红巾军徐寿辉部打击下逃亡的部分地主;有随明玉珍部入川,或受其影响先后迁往四川的农民;有因明初抽填四川而奉旨入籍。“湖广填四川”主要指清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 1644—1735 )的大迁徙,移民数量超过以往,文献记载: “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次之。”广安县“(湖北)黄(安)麻(城)籍四之, (湖南)永(州)零(陵)籍五之,豫章籍二之,浙闽籍一,齐鲁晋籍一,粤籍一,蜀人迁籍一。”湖北麻城县移民在历次迁徙运动中都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元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在鄂东活动频繁有直接关系。清初移民的主要原因有:随张献忠义军入川归农落业,应政府招集入川耕垦落业,经商入川,仕宦于川入籍。移民以农业人口为主,手工业商业人口次之。“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雍正五年至七年( 1727—1729 ),四川田亩有45万顷,比明朝原额高三倍以上。 ☚ 江西填湖广 西双版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