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广填四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湖广填四川

古代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的移民活动。前后有两次,即元末明初和清初的两次移民活动,以清初的一次为高潮。❶南宋后期,四川地区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到元初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全省在籍数只有61万人,不及南宋嘉定十六年 (1223年) 的660万人的1/10。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时,湖广随州 (治今湖北随县) 人明玉珍率军入川建大夏国。所带十几万农民军及随之而来的大批缺地少田农民,多来自今湖北地区。是为“湖广填四川” 之始。迨及明初,明朝又组织大批以湖广 (今湖北、湖南) 为主的南方农民入川(称 “奉旨入蜀”) 开荒种地,至洪武十四年 (1381年),四川在籍人口已上升到146万。
❷明末清初,四川经历约80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至顺治十八年 (1661年),全省在籍人丁仅存16000余,按一丁五口计,约合8万人左右。顺治十年 (1653年)起开始推行奖励移民、鼓励生产的诸多政策,从今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福建、广西等省招徕大量移民 (主要是湖北、湖南人,而以湖北人最多) 进川立户,开耕就食。清初移民一直延续到乾隆中叶,历经一个多世纪。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人口数已达700多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达2100万。至咸丰元年 (1851年),即增长到44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36%。清初的移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性的耕地不足的矛盾,又使人口缺乏、田地荒芜的四川获得了大批劳动力,使社会经济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民间熟语。始见于魏源《湖广水利论》。系指以湖南、湖北人为主,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人在内的迁徙入川的移民运动。这是元、明 清时期继“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最早出现于元朝。元末明初形成第一次浪潮。移民中,有因在红巾军徐寿辉部打击下逃亡的部分地主;有随明玉珍部入川,或受其影响先后迁往四川的农民;有因明初抽填四川而奉旨入籍。“湖广填四川”主要指清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 1644—1735 )的大迁徙,移民数量超过以往,文献记载: “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以湖广占其多数,陕西次之。”广安县“(湖北)黄(安)麻(城)籍四之, (湖南)永(州)零(陵)籍五之,豫章籍二之,浙闽籍一,齐鲁晋籍一,粤籍一,蜀人迁籍一。”湖北麻城县移民在历次迁徙运动中都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元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在鄂东活动频繁有直接关系。清初移民的主要原因有:随张献忠义军入川归农落业,应政府招集入川耕垦落业,经商入川,仕宦于川入籍。移民以农业人口为主,手工业商业人口次之。“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雍正五年至七年( 1727—1729 ),四川田亩有45万顷,比明朝原额高三倍以上。

☚ 江西填湖广   西双版纳 ☛
000030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