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南通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乾隆)湖南通志

湖南地方志。清陈宏谋等修,范咸等纂。一百七十四卷,首一卷。宏谋,桂林人。历官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咸字浣浦,武林(浙江杭州)人。历官台湾督学、江南道监察御史。湖南原属湖广省之一部,康熙六年分省,领九府四州七十二县。乾隆二十年,宏谋巡抚湖南,布政使杨廷璋有修志之请。因聘范咸等将湖广旧志中有关湖南事析出并增补,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成书。约三百万字。冠有硕色、陈宏谋等九人序。志分星野、沿革、舆图(含府、州舆图及风景图二十六幅)、疆域、山川、城池、关隘、津梁、堤堰、公署、户口、田赋、学校、风俗、物产、人物、祥异、艺文、拾遗等三十七目。沿革首考《禹贡》荆州之域,顺次以秦汉长沙郡等建置按代考订,并附沿革表,年经事纬,体例井然。疆域主述八达四至,并以府州厅县为单位,记述山岭川流,于衡山、湘水、洞庭湖记述颇详。对全省及各府州户口、田赋数、历任职官、科举人物及风俗、物产等均有记载。艺文载有关湖南地理掌故、历史人文。是为湖南现存较早志书,史料颇可贵。有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光绪)湖南通志

湖南地方志。清卞宝第等修,曾国荃(1824—1890)等纂。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宝第,江苏仪征人。举人,时官湖广总督。国荃字沅甫,湖南湘乡人。贡生,历官巡抚、总督。该省已有乾隆、嘉庆两修通志,此为最后一部,于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记事止于光绪九年,五百余万字。正文分地理、建置、赋役、食货、学校、典礼、武备、封建、名宦、职官、选举、人物、方外、祥异、艺文十五志,含水道、堤堰、户口、田赋、矿厂等六十余目。于咸同间史事收载甚详,所录人物数以万计,其中名宦多达三千,历科进士二千三百余名,百岁以上老人四百余人。水道目详记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山川目有二千余座山峰、山脉,一千多条溪、川。物产目多承前志,珍禽异兽和稀有竹木花草药材,于动植物分布和自然景观,以至生态平衡等资料十分丰富。祥异志自汉至清计二百七十余次大水灾、一百七十余次大旱灾、七十余次地震,一百四十余次大饥荒。地理志舆图目含疆域总图、长沙府图及其府、州、县图共九十幅,绘制精工。人物、艺文、杂志等,搜采宏富,多而不滥。纲举目张,时称佳乘。多出郭嵩焘、李元度等名家手笔,史料价值较高。有光绪十一年刻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湖南方志论》(1986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湖南通志

❶一百七十四卷,首一卷,清陈宏谋、杨廷璋修,范咸、欧阳正焕纂。陈宏谋 (1696—1771),原名为陈弘谋,字汝咨,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初授吏部郎中,乾隆间历任浙江、云南、江苏、陕西、江西、安徽、河南、福建、甘肃、湖南、广东、广西各省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以及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三十六年因病致仕,刻苦自励,治程朱之学,著有《培远堂全集》等。杨廷璋,时任湖南布政史。范咸,字浣浦,归安人,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欧阳正焕,字竹淦,衡山人,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乾隆二十一年(1756)陈宏谋任湖南巡抚后,布政使杨廷璋倡议创修湖南通志,并请之于陈。陈欣然同意。遂聘范咸、欧阳正焕主纂。未几,陈转任陕西巡抚。陈以志未成,携稿之秦,审订集成,惓惓之心,实为可贵。乾隆二十二年 (1757) 《湖南通志》终于成书,并刊行。《湖南通志》乾隆二十二年刻本,全书共一百七十四卷首一卷,分为三十七门,依次为星野、沿革、舆图、疆域、山川、城池、关隘、津梁、堤堰、公署、户口、田赋、蠲恤、积贮、矿厂、学校、典礼、秩祀、风俗、物产、兵防、驿传、理苗、藩封、职官、选举、名宦、人物、列女、流寓、古迹、陵墓、寺观、仙释、祥异、艺文、拾遗。此志体例有所创新。旧例天章汇叙卷首,以尊圣制,然其并非不易之体。今则就各门内所奉谕旨,以次分载,庶免挂漏。此志记事详,凡关“吏治民生之大计,以至土俗人情之细微”,皆“搜辑不遗余力”。而一些显示湖南特点之事,则更详加叙述。如湘西生熟苗人杂处,历代叛、服靡常,因特立理苗一门,将自来不靖之由及怀柔之首,广稽备述。堤堰乃湖南特重,则别立一门,详述水利工程沿革变化。此志除卷首有总序外,各门均有小序,述本门之要旨,其征引有据,要言不烦,行文亦优雅,实为佳品。后人称此志记述详实,体例得当,其某些部分,如《山川》、《职官》、《选举》等,甚至优于全志。
❷ 二百一十九卷,首三卷,末六卷,清巴哈布、翁元圻修,王煦、罗廷彦、袁名曜、张家榘等纂。翁元圻字凤西,浙江余姚人,进士,时有文名,曾任湖南布政使。王煦,上虞人,曾任甘肃爱渭县知县。罗廷彦,衡山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袁名曜,湖南宁乡人,曾任翰林院侍读。张家榘,湘潭(今湖南湘潭县)人,举人。翁元圻任湖南布政使时,以乾隆前志创修已逾六十年,亟应续辑,备湖南一方掌故,爰请于总督马慧裕、巡抚巴哈布。获准后,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冬设局,聘王煦、罗廷彦、袁名曜、张家榘等人主持纂辑事。历四年而书成。《湖南通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二百一十九卷,首三卷,末六卷。分为四十四门,依次为星野、舆图、建制沿革表、建制沿革考、疆域、山川、城池、关隘、津梁、堤堰、公署、户口、田赋、蠲恤、积贮、矿产、钱法、盐法、学校、典礼、祀典、兵防、驿传、兵事、苗防、藩封、职官、选举、名宦、人物、列女、流寓、仙释、方技、风俗、物产、祥异、古迹、陵墓、祠庙、寺观、艺文、金石、丛谈。此志卷首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诏谕,但御制诗文仍编入各门,并非完全拘泥于旧惯例。《星野志》中用西法详细列出全省郡县经纬度数。《舆地志》中以画方计里之法绘出总图及各分图,亦颇精确。《建制沿革表》和《建制沿革考》于古今因革纤悉靡遗,有令阅者不倦。《山川志》遵一统志例,引据山经水志,分县条例,并附辑名贤之诗文记叙足资考证者。《苗防志》首为总记,志其峒砦,次按代编年,详书边事。《风俗志》于楚风之外更博采汉宋诸家所记苗语旧俗。似此皆显示辑纂者别具卓识。又如《艺文志》之遵四库书目,分列经、史、子、集四部。《金石志》搜稽宏富,而其记载,断制仍见谨严,较为符合通志体裁。综观全志,分门别类繁而不杂,附列兼收,约而悉当,是为名著。
❸ 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清李翰章、卞宝第、庞际云修,曾国荃、郭嵩焘、李元度纂。李翰章 (?—1899),字筱泉,又字筱荃。安徽合肥人。曾任湖南永宁、益阳、善化知县。咸丰初年为曾国藩主持湘军粮台,历任江西吉南赣宁道、广东督粮道、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四年 (1865)迁湖南巡抚,率兵进攻太平军李世贤部,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同治六年后历授江苏巡抚,署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光绪八年(1882)丁忧去官。十四年起授漕运总督,次年改两广总督。二十一年反对巡抚马丕瑶革除闱姓赌博捐,为舆论所不满,借疾去官。卞实弟 (?—1892),字颂臣,江苏仪征人。咸丰举人。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同治五年 (1866)出任河南布政使。次年擢福建巡抚。光绪八年 (1882)授湖南巡抚,曾捕杀哥老会首领云璈等人。次年署湖广总督。十一年还任湖南巡抚。奏准裁汰绿营兵额以节饷需。十四年擢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船政。十八年因病解职。庞际云(?—1884),字省三。直隶宁津 (今属山东)人。咸丰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入曾国藩幕台参与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 (1864)湘军攻占南京,升江宁盐巡道。八年署两淮盐运使加按察使衔。光绪十年(1884)署湖南巡抚,旋调云南布政使。有《十五芝山房文集》。曾国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郭嵩焘 (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年更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曾任驻外公使。后以讲学和著书终其一生。其纂辑方志有《湘阴县图志》和《湖南通志》。其认为纂辑志书“非徒以资考证,实亦经世之学”,被后人誉为有识之见。李元度 (1821—1887),字次青,又字笏庭,与天岳山樵,又与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举人。官至贵州布政使。其博学能文,所著《国朝先正事略》、《国朝彤史略》、《名贤遗事录》均为佳作。其纂辑的志书有《南岳志》、《平江县志》和《湖南通志》。此志于同治七年 (1868)开局纂辑,十三年 (1874)成稿,光绪五年 (1879) 开雕,十一年 (1885) 刊行。《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刻本。全书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分为十五门。一地理(舆图、沿革、分野、晷度、疆域、水道、山川、关隘、古迹、陵墓、风俗),二建置 (城池、公署、津梁、堤堰),三赋役 (户口、田赋、蠲恤),四食货 (积贮、盐法、钱法、矿厂、权税、物产),五学校 (学官、学额、书院),六典礼 (仪节、祀典、祠庙),七武备 (兵制、驿传、苗防、兵事),八封建 (始封、嗣封、名谥),九名宦,十职官,十一选举 (制科、进士、举人、五贡、世爵、世职、荐举、军功),十二人物 (耆寿、义勇、技术、列女),十三方外(寺观、仙释),十四祥异,十五艺文 (经部、史部、子部、集部、金石)。别以杂志附卷末,其又分为纪闻、述异、摭谈和辨讹。此志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列出典,颇为精详。书中间有按语,以参考同异,亦均典赅可取。《武备志》叙水师、乡团事甚详,皆因湘军崛起兵制为之一变,其事其人尤多可记者。《人物》、《艺文》搜采宏富,文多而不伤于繁。郭嵩焘、李元度名家手笔确实不凡。该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流行于世。

湖南通志

《湖南通志》清乾隆本

174卷。湖南巡抚陈宏谋等监修,监察御史范咸、欧阳正焕纂修。湖南省治即唐代之武安军,原与荆鄂兼立节镇,芝代亦分荆湖南、北两路,至明代始并隶湖广布政使,清康熙三年(1664)始析置湖南布政司,而其后修通志者,仍合湖南、湖北为一编,且书局开于武昌,未免详近而略远,故湖南事迹未能赅备。陈宏谋,字汝咨,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巡抚湖南时,与藩、臬诸司创修湖南通志,以补其阙,“上自本朝列圣典谟,下及诸家杂记、文集,凡有关于吏治民生之大计以至土俗人情之细微,搜辑不遗余力。” (陈宏谋序) 此事经始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 正月,脱稿于次年三月。全志分8部37门,其中“山川”门,《湖广总志》每具只载数条,此志分列方隅;“职官”门,总志文职仅至知府、武职仅至游击而止,此志则同知、通制、守备具录无遗;“选举”门,总志详文而略武,此志则文,武两途并登。故所载虽只九府四州,而“山川、城郭、户口、田赋、选举、艺文、土俗、物产,糜不纲举目张” (杨廷璋序),卷帙则较总志多出十之四五。

☚ 湖广通志   楚南苗志 ☛

湖南通志

《湖南通志》清嘉庆重修本

兵部尚书马慧裕、阮元等总裁,湖南布政使翁元圻等监修,王煦、罗廷彦等纂辑,唐仲冕、陶澍等参订。嘉庆二十五年(1820)五月成书。全书分44门,290卷: 卷首三卷为诏谕,星野、舆图、疆域、公署、蠲恤、积贮、矿厂钱法法盐法、典礼、祀典、驿伟、藩封、流寓、方技、风俗、祥异各1卷,城池、津梁、户口、仙释、物产各2卷,建置沿革表、关隘、兵防、兵事、陵墓、寺观各3卷,田赋、古迹各4卷,苗防、祠庙各5卷,丛谈6卷,艺文7卷,学校9卷,各宦15卷,山川16卷,金石20卷,选举21卷,职宦、烈女各22卷,人物23卷。全书内容较乾隆旧志增三分之一。尤其是“撰立苗防,首列总纪,志其峒砦,次亦按代编年,详书边事,自汉迄今,了如指掌”,反映了嘉庆二年平定苗疆以后对苗防的重视。

☚ 楚南苗志   荆湘地记 ☛

湖南通志

《湖南通志》清光绪重修本

光绪十一年(1885)湖广总督李瀚章等督修,两江总督曾国荃等总纂,罗汝怀等纂修,朱克敬、罗臣鹄等分纂(职名据“府学宫尊经阁藏板”本)。同治七年开局采访,十三年编辑,光绪五年开雕,十一年刊竞印行。全书内容为:卷首诏谕8卷,总目地理40卷,建置、赋税、食货、典礼各7卷,学校9卷,武备12卷,封建2卷,名宦18卷,职官23卷,选举27卷,各代人物15卷,国朝人物26卷,耆寿、义勇、流寓、列女等人物37卷,方外5卷,祥异2卷,艺文44卷,卷末杂志19卷。每一志中又各分子目,以纲统目,以简御繁,共316卷,图90幅,表2幅。本书对太平军起事以来湖南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变化(如厘金、楚勇及湘勇、忠义人物等)有较多的反映,可供治近代史者参考。

☚ 湘阴县图志   湖南全省掌故备考 ☛
湖南通志

(乾隆) 湖南通志

首部湖南单独成编省志。174卷,卷首1卷。清陈弘谋等修,范咸、欧阳正焕纂。陈弘谋字汝咨,号榕门,祖籍郴州,后迁广西临桂县,遂为临桂人;雍正元年 (1723) 进士,历任湖南、陕西、甘肃、江西、江苏等省巡抚,湖广、两广总督,累官东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太子太傅,卒谥“文、恭”,世称陈文恭公; 平生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著述不辍,以文章经济见重于时,与尹继善等人齐名海内; 有《培元堂集》、《五种遗规》等著作。范咸字贞吉,号九池,浙江仁和 (今杭州) 人,雍正元年进士,乾隆十一年 (1746) 巡视台湾学政,重修《台湾府志》,据实记载明郑成功及其子孙史事颇详,为人所称道。欧阳正焕字尧章,一字瑶田,又字竹淦,号慕耕,衡山人,乾隆六年 (1741) 乡试第一,乾隆十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等,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757—1761)任岳麓书院山长,纂有 《湘潭县志》,著有《竹淦文稿》等。是志以前修湖广旧志为蓝本,辑录诸志中湖南部分资料为基础,又编辑有关典籍文献中的湖湘资料,新增湖南建省以降史事,编纂成书,纪事止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约300万字。全志分37门,附图表细目26,为星野、沿革、舆图、疆域、山川、城池、关隘、津梁、堤堰、公署、户口、田赋、蠲恤、积贮、矿厂、学校、典礼、秩祀、风俗、物产、兵防、驿传、理苗、藩封、职官、选举、名宦、人物、列女、流寓、古迹、陵墓、寺观、仙释、祥异、艺文、拾遗。义例精核严谨,文献广征博采,史料翔实有据,文笔词旨典雅。始修于乾隆二十一年,次年付梓成书。现存乾隆二十二年原刻本。

☚ 湖广通志   湖南通志 ☛

湖南通志

(嘉庆) 湖南通志

湖南二修省志。219卷,首3卷,末6卷,附《岳麓书院书目》1卷,《城南书院书目》 1卷。清翁元圻等修,王煦、罗廷彦、袁名曜等纂。翁元圻字凤西,浙江余姚人,乾隆四十六年 (1781) 进士,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五年 (1813—1820) 任湖南布政使,有文名,精史学。王煦,浙江上虞人,乾隆四十四年 (1779) 举人,曾官甘肃通渭知县,任武陵 (今常德) 朗江书院主讲,为翁元圻幕友,学宗汉代许、郑,精于小学、朴学,于魏晋前金石文字多所发明。罗廷彦衡山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袁名曜字道南,又字焘南、岘冈,宁乡人,嘉庆六年(1801) 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侍读、国史馆纂修,任岳麓书院山长,能诗善词,为文有独特见解。是志以《(乾隆) 湖南通志》为基础,补乾隆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五年间史事。全书约400万字。分44门,附12目,为星野、舆图、建置沿革表、建置沿革考、疆域、山川、城池、关隘、津梁、堤堰、公署、户口、田赋、蠲恤、积贮、矿厂、学校、典礼、兵防、驿传、兵事、苗防、藩封、职官、选举、名宦、人物、列女、流寓、仙释、方技、风俗、物产、祥异、古迹、陵墓、祠庙、寺观、艺文、金石、丛谈。详述全省9府、4直隶州、4直隶厅、67州县情况。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分门别类,繁而不杂; 附列兼收,尤为悉当; 广征博采,考订精密。为清代中期全国方志佳作。始修于嘉庆二十一年冬,历时三年成书刊刻。现存嘉庆二十五年原刻本。

☚ 湖南通志   湖南通志 ☛

湖南通志

(光绪) 湖南通志

湖南三修省志。288卷,首8卷,末19卷,清李瀚章、卞宝第修,曾国荃、李元度等编纂。李瀚章字筱泉,安徽合肥人,历任湖南永定、益阳、善化知县、江西吉南赣宁道,广东督粮道、按察使、布政使,湖南、江苏巡抚,湖广、四川、两广总督,漕运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卞宝第,江苏仪征人,咸丰举人,历任部曹、台谏、府尹、布政使,福建、湖南巡抚,闽浙总督。曾国荃字沅甫,号叔纯,湘乡 (今属双峰县) 人,优贡出身,工诗古文辞,随其兄曾国藩率湘军征太平军,以军功历任浙江、湖北、陕西、山西巡抚,陕甘、两广、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礼部尚书等职。李元度号次青,又号天岳山樵,平江人,道光二十三年 (1843) 举人,少负干才,勤苦力学,喜任事,有文名,入曾国藩军幕,累擢浙江盐运使、贵州布政使,撰有《天岳山馆文钞》等,纂辑有《南岳志》。《(光绪) 湖南通志》上承前修旧志,补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史事,纪事止于光绪九年(1883)。全书约500万字。分地理、建置、赋役、食货、学校、典礼、武备、封建、名宦、职官、选举、人物、方外、祥异、艺文等15志,末附杂志。每志再分子目,以纲统目,以简御繁,条理尚称明晰。又为图90、表2、目60。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明出处,颇为精详完善。卷中按语参考同异,均典赅可取。其武备、选举、人物诸志记载湘军史料甚多; 人物志特设技术目、辑存湖南历代能工巧匠、名医国手事迹; 祥异志载周代迄清日月星辰天文史料近千条; 杂志中立辨讹一目,深符续志纠谬之宗旨; 志中绘列之舆图大都出自新化邹氏舆地世家之手,详赅精审,独具特色。是志于同治七年 (1868) 开局采访,经六年编辑成稿,光绪五年(1879)付梓开雕,光绪十一年 (1885)编成印行。现存长沙府学尊经阁原刻本,民间23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 湖南通志   湖南省志稿 ☛
000031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