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5年,湖南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过曲折。1949年9月开始接受旧有学校,全部工作以“维持现状,逐步改进”为指导方针。对私立学校采取“鼓励存在,协助维持”的政策。1951年将12所教会中学、46所教会小学和明德、周南、岳云、广益等4所私立中学改为公立。到1957年全省私立学校基本改为公立。旧学校10万余名教职工全部留用。从1949~1957年,湖南的教育取得辉煌成就。幼儿园由19所、976名在园幼儿,增加到223所、16431名在园幼儿; 小学由32684所、192.26万名学生,增加到35875所、385.20万名学生; 普通中学因调整合并,学校有所减少,学生则由11.43万人,增加到23.16万人; 高等学校仍为6所,学生则由2600人,增加到13557人; 成人教育从无到有,成人高校、中等学校、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2910人、64000人、18.90万人,扫盲班724.70万人。只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因撤并初级职校和简易师范,学校减少较多,学生也由29747人,下降至26426人。1958~1960年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一方面盲目发展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过多,严重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1961年开始,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国家教育部先后制订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全省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全省高等学校由1960年的57所、3.94万名学生,调整为15所、1.92万名学生; 中等专业学校由397所、12.67万人,调整为64所、2.31万人; 普通中学学生由54.73万人,调整为40.84万人; 小学生由573.35万人,调整为497.74万人; 幼儿园由4.778万所、154.72万人,调整为370所、2.96万人。同时整顿了各级学校的教学秩序,恢复以教学为中心,教育工作又走上了正常轨道,教育质量迅速回升。“文化大革命”中,湖南教育受到严重摧残。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揭露和批判了“四人帮”在教育战线的罪行,拨乱反正。同时,贯彻执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左”的指导思想得以消除,湖南各级学校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的恢复,使青少年求知上进又蔚然成风。从此湖南的教育事业进入了发展、改革的新时期。
为了促进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重视教育,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于1979年总结推广了桃江县的经验,中共中央将桃江经验转发。1983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东安县召开地、市、县委书记和专员、市、县长参加的普教工作会议,推广东安县经验。会后颁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1985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长沙召开与东安会议同等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1994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省教育登上新的台阶。
1949~1995年全省共培养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学生44.2万余人; 中专毕业生39万余人; 中师毕业生25万余人; 技校毕业生26万余人; 中学毕业生2120.5万余人。
1995~1996学年,全省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49947所,其中: 高校47所、中专学校(含师范学校) 150所、农业职业中学567所、技工学校161所、中学4863所、小学44105所、盲聋哑学校54所,在校学生1074.32万人,其中: 高等院校13.04人、中专18.61万人、职业中学19.93万人、中学285.41万人、小学736.65万人、盲聋哑学校6819人。教职工707009人,其中: 高校39519人、中专22869人、职业中学20128人、技工学校85000人、中学21.77人、小学31.79万人、聋盲哑校932人。此外,还有学前教育 (幼儿园和学前班)2226所,在园幼儿151.60万人,教职工53360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迅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湘西自治州所辖的10县和新晃、通道、城步、江华等民族自治县内,据1990年人口普查登记的少数民族有土家、苗、瑶、侗、回、壮等51个民族,计有482.38万人。据1950年统计,湘西自治州10县共有各级各类学生13824人,其中: 小学11719人、中学1200人、师范生906人。专任教师1515人,其中小学1200人、中学210人、师范85人。其他4县的教育也很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94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共有98.56万人,其中读中学21.70万人,读职业中学19059人,读小学72.11万人,读大学本、专科10760人,读中专17645人。另有幼儿园的幼儿64626人。到1995年独立设置的民族学校有: 中学206所、学生103925人; 职中12所、学生3827人; 小学3040所、学生40.96万人; 盲哑学校1所、学生30人; 幼儿园78所、幼儿42878人。还有吉首大学、吉首民族师范、永顺民族师范等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
成人教育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全省各级各类成人学校计23315所,其中高校39所(电大1所、职工高等学校26所、管理干部学院4所、教育学院8所),中专267所(电视中专11所、职工中专78所、干部中专29所、农民中专42所、函授中专2所、教师进修学校105所); 中学356所(职工中学157所、农民中学199所); 小学2687所(农民小学班2654个、职工小学33所); 技术培训学校19966所(职工技术培训学校679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19287所); 在校学生193.12万人 (高校学生72522人、中专学生15.13万人、中学生69118人、小学生11.99万人、技术培训学校学生151.84万人); 教职工58646人 (高校6603人、中专11148人、中学2731人、小学4039人、技术培训学校34125人),其中专任教师22826人(高校2771人、中专5941人、中学1776人、小学1617人、技术培训学校10721人)。还有扫盲班6704个,学员26.50万人,教职工15601人,其中扫盲教员37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