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南的塔、幢建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湖南的塔、幢建筑

湖南的塔、幢建筑

湖南古代的塔有佛塔、风水塔、纪念塔等类型。塔本为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俗称宝塔,起源于印度的舍利塔,后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湖南佛寺建塔的最早记录为东晋岳阳慈氏寺的慈氏塔。南朝宋元徽年间 (473—476) 重修麓山寺时,也曾“作为塔庙”。但湘地佛寺历代建塔之风并不盛行,远不及中原地区。南岳衡山为湖南佛教中心,佛寺众多,除南岳寺一处及一些墓塔之外,未见有其他建造佛塔的记载,且至今也无遗构,可能与禅宗的盛行有关。地方志书中记载有佛塔的寺院还有唐代湘潭的唐兴寺 (旧名石塔寺)、醴陵的明兰寺,宋代醴陵的广福寺等。岳麓山的舍利塔相传创建于隋代,是湖南仅存的一座宝箧印经式石塔。桂阳东塔 (鹿峰塔) 在唐宋时曾有寺庵及七级浮屠,今存为明塔。澧县花瓦寺塔 (原名宝塔寺塔) 为宋建。双峰测水观音阁惜字塔、炎陵县湘山寺塔、沅陵凤凰寺凤鸣塔等则属明清时遗构。湖南各地多见的为风水塔,盛行于明清时期,约占现存塔中的半数。风水塔多建于山巅或临水显要之处,与环境协调配合,成为地方显著的建筑标志。民间传统信仰塔能镇妖孽,压水患,故建塔或用于 “镇妖压邪”,或用于“培文风”,也有视佛塔为风水塔的。如慈氏塔,北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中载: “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 所谓 “培文风” 则是一种风水观念和科举仕途理想的结合。据《相宅经篡》称: “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湖南各地为数众多的文塔、文峰塔、文星塔、文昌塔、奎星塔、培风塔、凌云塔等,均属此类。祁阳文昌塔旁有文昌书院,桂阳鉴湖书院门前远处的山峦上也立有一座宝塔,表明风水塔与书院关系同样紧密。湖南原有专为名人而建的纪念塔。如魏晋时阴山县 (今攸县) 曾建有屈原塔,衡山县曾有怀素塔。其沿用佛塔形式,并无特殊变化,反映了传统文化间的包容特性。湖南现存的古塔主要为楼阁式塔,有少量密檐式塔,却无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等形制。塔层一般为单数,多层,尖顶,砖、木、石结构,其中以八角七级砖塔最多。清代出现有不少六角形塔和少量完全石构的塔。早期塔为实心,后小型的仍多实心。如慈氏塔、花瓦寺塔等。大型塔则多为空心,采用砖砌的内外两层筒体,在筒壁之间的夹道内设阶梯,盘旋而上。各层一般出砖砌叠涩挑檐,有的用砖石仿术斗拱形式,或出平座,设围栏,供游人登临眺望观赏。清代以后塔的建造已渐简化,并逐呈衰退之势。与塔有些相似的“幢”也属佛教建筑物,多为石构,由柱身、盘盖等层层垒筑而成,立于寺中,上刻佛号或经咒,称为经幢。幢身装饰讲究,图案花纹雕刻精细。其盛行于唐宋时期,随密宗传入,净土宗也有建造。现北方遗存较多。湖南仅常德市存铁经幢一座,净高4.335米,底径0.8米。一说铸于唐咸通元年 (860),一说造于北宋初年。此经幢用生铁铸成,仿木结构,在中国现存经幢中罕见。

☚ 塔·幢·桥·坊·门   张家界崇文塔 ☛
00013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