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湖南百科全书︱凡例 凡例 1、 本书由题为《湖南》的署名文章、 正文和彩色插页组成。 2、 本书坚持“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收录原则, 着重记述现状, 适当追溯历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历史”篇, 古今人物均集中在“人物”篇, 其他篇一般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情况。 3、 全书分历史、 地理、 政治、 经济综合、 工业、 农林水利、 商业、 交通运输、 邮电、 城乡建设、 财政、 税政、 金融、 保险、 审计、 教育、 科学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 文学艺术和文化设施、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 医疗卫生与体育、 民族· 宗教· 民俗、 旅游、 人物共20大类, 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中类, 每个中类一般分成若干小类, 小类之下即列辞条, 全书呈4级类目结构。 4、 辞条是全书主体, 辞条收录的总标准是具有湖南特点和某一时代、 某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天、 地、 人、 事、 物。 5、 人物以湘籍为主, 同时收入长期在湖南活动、 工作, 对湖南起过重要作用的外省籍人物。“当代人物”系指1995年底前健在、 符合收录标准的人物。 各时代人物按第一个字的笔画和起笔一 丨 丿丶㇇的顺序排序。 6、 各大类之间尽量避免内容交叉的辞条, 如遇不可避免内容交叉的辞条, 则一处收录释文, 一处省去释文, 注明“见《× ×》篇”。 同一类中一物多名的, 则均作辞条收入, 只在一个辞条中列出释文, 其他辞条注明“见×××”。 7、 正文前所列分类目录分要目和详目二部分。要目后数字, 括号内的为目录中的页码, 括号后的数字为正文中的页码。 此目录反映辞条间的层次关系, 不反映严格的学科分类体系。 机构、 企业、 事件等的排序先后或按时间先后、 空间远近, 或按逻辑顺序等排列, 不表示其地位和规模。 8、 历史纪年: 历代王朝, 在使用帝号纪年的同时夹注公元纪年; 民国年间, 一般使用民国纪年并注公元纪年。 夹注公元纪年, 凡公元前和公元后二位数以内的年份, 加“公元前”或“公元”字样, 公元年份为三位数以上的, 均省去“公元”和“年”字。 9、 科学技术术语以有关部门审定的为准, 未经审定或尚未统一的, 则用习惯术语;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依据, 援引古籍中统计数字所用计量单位维持原来的不变; 除必须用繁体字外, 一律用《简化字总表》所列简体字。 10、 书中彩色插页分成8组, 穿插于书中, 除注明摄影者的图片外, 其余均系相应单位所提供。 11、 时间下限一般断至1995年底, 少数人、 事、 物延伸至搁笔为止。 |
☚ 湖南百科全书︱冷水江市财政局 湖南百科全书︱前言 ☛ 0001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