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播电视事业概况
1949年11月7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长沙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50年2月,接收了旧湖南广播电台的1000瓦发射机,重新设计、改装为2000瓦发射机,同年11月1日,改台号为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嗣后,发射功率不断增加,1952年又扩大到3000瓦发射机。1957年,湖南台自己动手,装置了150千瓦发射机,成为全国第一个用150千瓦发射机播音的省级广播电台。原3000瓦机改成中短波发射机并于1960年11月20日播音,从此,湖南有了中短波频率的广播。从1971年开始,湖南台着手用调频广播来解决节目讯号的传送手段。最初是用一部500瓦调频发射机试播。1976年购置了10千瓦调频发射机。以后,又相继建立了3座调频转播台,其发射功率共有50千瓦。现在,湖南台共有7个骨干转播台,总发射功率为505千瓦。1960年10月1日,湖南电视台的前身长沙电视台建立并试播,标志湖南电视事业的开始。1962年6月2日,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停播。1969年5月,开始筹建湖南电视台,于1970年9月15日进行了开路试验,9月29日举行正式开播典礼。1972年,历经3年的跳马山骨干发射台建成,座落在长沙市烈士公园的电视中心台也建成,湖南电视台于是年6月29日由借用的省水电厅办公楼五楼迁往新址。1974年9月,在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的帮助下,将一部7.5千瓦的黑白电视发射机改为彩色发射机,并将一部10千瓦调频发射机改装成黑白、彩色兼容的发射机,开始转播北京电视台的彩色节目。1976年6月,从上海购置了一套价值170余万元的彩色电视转播车,为自办彩色电视节目创造了条件。之后,电视技术设备逐年更新,规模逐年扩大。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电视台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全省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早在1956年,各县、市在原收音站的基础上,普遍建立广播站,农村有线广播网已初具规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湖南省广播事业局(后改为广播电视厅)在事业发展上着重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❶扩大中波广播效益。根据湖南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实际,加强了省辖市地州所在地、人口密集的湖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事业建设,调整了中波广播的布局,以充分发挥原有设备的效益。同时,新建部分中波转播台。到1985年,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中波广播总覆盖率增加到50.3%,比以前翻了一番。
❷发展调频广播。1980年将原在长沙市省电台本部的10千瓦发射功率的调频广播机迁至长沙县跳马乡,与湖南电视发射台联合建成调频发射台,使覆盖面积明显增大。与此同时,在长沙市建立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功率为1000瓦。后又建成了各为10千瓦的黔阳雪峰山、常德太阳山、桂阳泗州山3座调频转播台。1981年到1984年,又在南岳山安装了3部总发射功率为3000瓦的调频广播机,使之成为全省调频发射中心台,较好地改善了广播节目的讯号源。到1985年,各县建立的小调频转播站已有31座。
❸四级办电视。1980年,湖南电视台启用彩色发射机,开辟九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已拥有5座骨干电视转播台,总发射功率为34.5千瓦。1982年建成南岳电视转播台,随后,又在各地(州)市建立了差转台。到1985年,全省有1000瓦以上的转播台14座、500瓦以上的转播台8座、50瓦小功率差转台554座。电视覆盖人口由1979年的30%上升到75.1%,增加了一倍半。1984年和1985年,又新建了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电视台和攸县电视台,开创了四级办电视的局面。
❹建设微波线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5年,已建成了长沙至湘潭、南岳和长沙至黔阳雪峰山、桂林的微波线路,总长550.48公里。1984年和1985年,又建成了湘北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线路,一路从长沙市至汨罗县达摩岭分向岳阳; 另一路从达摩岭分向益阳会龙山至常德太阳山,共五站段,全长290公里。全路可以正传两套彩色电视和4路广播节目,回传一路彩色电视和传真新闻稿。到1985年,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线路有13个站、12个站段,总长870多公里。
❺新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985年9月,建成了大庸市、吉首市两个地面卫星接收站,使我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能较好地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电视节目。
❻整顿、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网。到1985年,全省已有99个县 (市)在投资建设高标准技术用房的有线广播站,已建成的有39个,占全省县(市)有线广播站的35%。有80个县有线广播站架设了县至乡的广播专线2.3万多杆公里,整顿乡以下广播线26.7万多杆公里,有广播喇叭426.8万多只,村通播率为77%,有24个县(市)广播站改为县(市)广播电台。目前,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到1994年年末,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0座,自办广播节目13套,平均每日自办节目播出时间115小时43分; 广播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共27座,发射机43部,发射总功率为583千瓦; 全省系统内调频广播发射台18座,发射机28部,发射总功率106.45千瓦;县 (市) 级广播电台 (站) 105座,乡广播站3137个,村广播室14086个,广播喇叭369万户,共有广播专线20.6万杆公里; 中波广播覆盖率: 省台第一套节目54.8% ,中央台第一套节目22.8% ; 调频广播覆盖率: 省台每套为60.6% ,中央台第一套为52.3% 。全省共有电视台25座,电视节目28套,平均每周自办节目播出时间772小时38分钟; 有线电视台共110座,节目117套,平均每周自办节目播出时间5665小时35分钟,有线电视线路共7833公里,有线电视终端为123.98万个; 有微波站32座,微波线路1565.9公里 (不含地市自建微波线路); 有卫星地面接收站3045座,其中收转站有1675座,单收站有1370座;电视覆盖率为: 省台第一套节目为86.9%,中央台第一套节目为53.6%。全省广播电视职工人数为17841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295人,采编播人员3175人,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5868人,文艺人员155人,科研人员15人,教育人员78人,农村乡镇机线员3464人,其他人员16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