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天主教源流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湖南,最初不是独管教区,为外地代牧代管,无组织形式和正规教堂。1856年4月11日,罗马教廷批准湖南为独立教区,方济各修会会士为首任代牧。至1938年,最后划定长沙、衡阳、常德、沅陵4个主教区和岳阳、澧县、湘潭、零陵、邵阳5个监牧区,分由意大利方济各会、西班牙奥斯丁会、美国苦难会3个修会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由自选自圣主教行使神权。1952年,湖南天主教兴办全省神职人员爱国主义学习班,开展“三自”革新运动,进行反帝爱国的学习,出版革新丛书和创办《新声》半月刊。1953年,湖南天主教9个教区的神长、革新会负责人及教友代表在长沙成立湖南省天主教各教区爱国会联络委员会。1980年12月,湖南天主教召开全省教友代表会议,正式成立湖南省天主教爱国会、教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