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北纺织四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北纺织四局 094 湖北纺织四局清代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所设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4局的通称。又称湖北纺织官局、纱麻丝布四局、纱麻四局。1893年先建成湖北织布官局投产,采用英国机器,有纱锭30000枚,布机1000张。至1898年,又陆续建成纺纱、缫丝、制麻3局。初为官商合办,后改官办。但经营不善,长年亏损,于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1911年后,先后转租给大维、楚兴、民生实业等多家公司,1938年5月由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收回官办。时值抗战时期,部分机器迁往陕西宝鸡,所余厂房、机器均遭侵华日军破坏。 ☚ 大生纱厂 华盛纺织总厂 ☛ 湖北纺织四局 湖北纺织四局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在武昌设立的织布官局、纺纱官局、缫丝官局、制麻官局四个近代纺织厂的合称。初为官商合办,后改官办,官办期间长期租予私商经营。光绪十四年( 1888 )两广总督张之洞向英国订购纺织机器拟在广州设立棉纺织厂。次年张氏调任湖广总督,乃将原购机器改运武昌设厂。光绪十九年初厂成投产,是为湖北织布官局,开办经费130万两,有纱锭30 440枚,光绪二十一年增为40 592枚,另布机1 000台,职工约2 000名。光绪二十一年秋张氏以纺纱利厚,又开始筹建专业纺纱厂,开办经费110万两。光绪二十四年厂成投产,是为湖北纺纱官局,有纱锭49,056枚,职工约一千五六百名。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间,张氏又筹设近代缫丝、制麻两厂,规模不大。布、纱两局经营不善,兼受以资金周转湖北枪炮厂和汉阳铁厂的影响,连年亏蚀。光绪二十八年,四厂(时制麻厂尚未投产)出租与粤商应昌公司经营,年收租银10万两。辛亥革命后,又先后租与大维、楚兴、楚安、开明、福源、公益及民生等公司经营。1938年5月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收回自办。旋武汉沦陷,棉纺厂部份机器拆运陕西宝鸡,1940年在咸阳与中国银行投资经营的的中国打包公司合组临时棉纺厂。制麻厂则内迁四川万县,其余厂房和机器设备为日本侵略军毁坏。 ☚ 恒丰纺织新局 湖北织布官局 ☛ 湖北纺织四局也称“湖北纺织官局”、 “纱麻四局”、 “纱麻丝布四局”,系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的通称。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拟在广州设立织布局。次年调任湖广总督,遂把从英国订购的机器运至武昌,创设湖北织布官局。该局资本为一百二十七万九千余两白银。有纱锭三万枚,布机一千张。光绪十九年一月开始生产。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又陆续增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四局初均为官商合办,后改为官办。因亏损过重,光绪二十八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1911年至1938年间,又相继由大维、楚兴、楚安、开明、福源和民生实业等公司承租经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