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汾州大佛寺
清代壮族诗人黎建三所作的诗歌。收入《素轩诗集》。汾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大佛寺在彬县城西,依山凿佛像,为六朝及唐时作品,中有大佛高20余米。诗人站在儒家的立场反驳佛教,同时揭露佛教义理与教徒行为之间的矛盾,对佛教徒的愚昧思想和迷信活动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诗歌首先以简洁笔墨描绘实景,着力显示佛像的宏大庄严,接着进行驳难:“我闻佛法尚虚无,色空粉碎况其躯! 泥塑不已石为之,不朽色相勿乃愚! ”。“色即是空”,物质现象也是虚幻不实的。既然如此,佛像不也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吗? 用泥土、石头来塑造佛像,把它看作是神圣的、不朽的偶像加以顶礼膜拜,真是愚不可及了。诗歌还从正面说明,中国圣人孔子长的不过是和普通人一样的血肉之躯,然而他的思想精神却是不朽的。孔子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被称为“丈六金身”的佛哪里比得上孔子伟大呢? 诗歌最后指出,世人用金石土木塑造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佛像,全是多余之举。即使以佛教宣扬的义理和佛教徒塑造佛像的用意相验证,二者之间也是互相抵牾的。佛法主张“诸法皆空”、“色即是空”,塑造佛像、诵经念咒、烧香磕头之类的做法,并不符合佛教的本来教义。这首诗表现了壮人对佛教持基本否定态度,具有无神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