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实际通过能力
港口在报告期内,在现有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所实际完成的最大货物吨数和吞吐旅客人次数。实际通过能力的核算是,全面合理地做好港口生产计划工作的依据,是找出薄弱环节,有效地利用港口现有技术设备的必要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应按照同类型的码头组或个别码头根据其专门用途来计算。在不同时期,港口实际通过能力也是变化的,它的变化因素是:
❶码头数量和码头上装卸设备的利用程度等;
❷装卸船型、吨位、舱口、及信号;
❸仓库的位置和设备;
❹铁路专用线的位置;
❺被装卸货物的性能:笨重货、轻泡货,包装形式,物理化学性质等;
❻货流方向和操作程序:船⇄库,船⇄车等;
❼装卸工作组织、 劳动组织等。在港口工作中,港口实际通过能力是由各作业区的码头通过能力,仓库通过能力,道路通过能力等各个环节组成。主要是码头通过能力,其他环节必须互相适应,否则有些设备就不能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下面三个公式表示:
❶全港通过能力=各装卸区通过能力之和;
❷作业区通过能力=码头线通过能力+锚地通过能力;
❸码头通过能力=前方库场通过能力+前方道路通过能力(公路、铁路)+港驳通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