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温脾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温脾汤

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
❶大黄四两(后下),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枚。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功能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冷积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经年不止。方中附子温壮脾阳以散寒凝,大黄荡涤泻下而除积滞,为君药;干姜、人参、甘草协助附子温补阳气,为臣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成为温脾攻下之剂。
❷大黄、桂心各三两,附子、干姜、人参各一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证同上,但宜于寒证而兼见冲逆者。
❷《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大黄五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功能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腹痛,脐下绞疼,绕脐不止。
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方。甘草四两,大枣二十枚。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食饱而咳。
❹《千金翼方》卷十五方。半夏四两,干姜、赤石脂、白石脂、炙厚朴、桂心各三两,当归、川芎、炮附子、炙甘草、人参各二两。水煎,分三次服。治脾气不足,腹痛下痢,食不消。
❺《普济本事方》卷四方。姜厚朴、炮姜、甘草、桂心、生附子各五钱,大黄四钱(后下)。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功能温补脾肾,攻下冷积。治肠胃冷积,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

温脾汤 《千金要方》卷十五

【组方药物】 大黄12克 人参 甘草 干姜各6克 附子9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取饮片。以水800毫升,先煎后4味,临熟将大黄加入,煎取300毫升,分2次温服。
【主要功效】 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适应病证】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今常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验证】 1. 消化道溃疡:以本方治疗45例。结果:39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痊愈,4例临床症状消失,溃疡而趋于愈合,2例减轻(《中医杂志》1985,8:52)。2.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2例,症状和化验检查均明显改善(《和汉医药学会志》1985,3:572)。
【方义分析】 此为温下名方。方中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相配,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实验研究】 药理实验表明,本方能使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延长存活时间,同时具有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甲基胍和胍基琥珀酸等毒物,改善尿毒症状的作用(《和汉医药学会志》1985,3:572)。


温脾汤 《千金要方》卷十五

【组方药物】 大黄 桂心各9克 附子 干姜 人参各3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取饮片。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病证】 痢疾经久不愈,脾肾阳虚,积滞未净者。


温脾汤 《三因方》卷八

【组方药物】 干姜45克 当归 黄柏 地榆各60克 阿胶(麸炒焦) 茴香(炒) 石榴皮 黄连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锉散。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适应病症】 久痢阴虚,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下痢赤白相杂,腹中㽲痛,里急后重者。


温脾汤 《会约医镜》卷九

【组方药物】 淮山药5.4克(炒) 白茯苓3.6克 白术3克(制) 薏苡仁6克(研,炒) 芡实(炒,研) 白扁豆(炒,研)各6克 桔梗2.4克 元砂仁1.5克 甘草2.4克(炙) 神曲1.2克(炒) 白莲肉6克(炒,研) 秫米3克(炒,研) 红枣2枚
【制剂用法】 上药13味,水煎,中午时加白糖,开水调服。此方与滋阴汤每日同用,滋阴汤早、晚服,此方中午时服。
【适应病证】 脾虚失血。
【加减应用】 若气满者,去陈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苏子(炒,研)1.5克,或用广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干姜(炒黄)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


温脾汤 《温病条辨》卷三

【组方药物】 草果6克 桂枝9克 生姜 茯苓各15克 蜀漆(炒) 厚朴各9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
【主要功效】 温脾截疟
【适应病证】 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者。

温脾汤wēnpítāng

❶《千金要方》方。
❶大黄四两(后下), 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 附子一枚。为粗末, 水煎, 分三次服。功能温补脾阳, 攻下冷积。治冷积便秘, 腹满痛, 喜温喜按, 手足不温, 或久痢赤白,经年不止。
❷大黄、桂心各三两, 附子、干姜、人参各一两。为粗末, 水煎, 分三次服。治症同上, 但宜于寒证而兼见冲逆者。
❸当归、干姜各三两, 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 大黄五两。为粗末, 水煎, 分三次服。治腹痛, 脐下绞痛不止。
❷ 《普济本事方》方。姜厚朴、炮姜、甘草、桂心、生附子各五钱, 大黄(后下) 四钱。水煎服。治肠胃冷积, 腹痛泄泻, 经年不愈。

温脾汤

温脾汤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由大黄四两,附子(大者)一枚,人参、干姜、甘草各二两组成。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功能温阳补脾,下积通便。主治冷积便秘,腹满痛,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面无华色,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者。本方所治证属脾阳不足,阳气不行,冷积阻滞肠道,治宜温阳补脾,下积通便。方用附子、干姜为君药,取其温阳暖脾以建中阳;人参、甘草甘温为臣药,益气补中;大黄为佐使药,通便泻积。合而用之,扶正祛邪,推陈致新。故可用于治疗冷积便秘。现临床上也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见上述症状者。若阳明腑实证,及阴虚便秘等证均不宜用。

☚ 济川煎   清宁丸 ☛
000041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