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温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温法warming method

用温热性药物,祛除体内寒邪, 温补阳气的治疗方法。又叫温里法或祛寒法。是八法之一。适用于里寒证或里虚寒证。温法所用药物性多燥热, 易伤津耗阴, 故不可过用、久用;真热假寒证、咳血、尿血、便血等, 禁用温法; 畜体阴虚见有舌红、口干者应慎用。温法按照中寒的部位和程度不同, 可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三种。
温中祛寒 以具有温脾暖胃作用的药物治疗中焦虚寒证 (即脾胃虚寒证) 的方法。理中汤为其代表方剂。
回阳救逆 以具有回阳作用的药物治疗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以及阳虚欲脱之证的方法。四逆汤为其代表方剂。
温经散寒 以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用于治疗阳虚或寒气偏盛,寒邪凝滞经脉,致使气血凝滞,关节活动不灵之痹证的方法。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黄芪、桂枝、白芍药、生姜、大枣)为其代表方剂。

温法

治法。八法之一。又称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温经祛寒、回阳救逆、甘温除热等。详各条。

温法

祛寒法。治疗八法之一。应用温热方药消除寒邪,补益阳气的治疗方法。本法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温经散寒等作用,主要用于里寒证,如脾胃虚寒、肾阳衰微、阳气欲脱等证。忌用于热证、阴虚证,尤其是假寒真热证。在炎热气候,或对平素阴虚火旺的人,即有里寒证,也要慎用,不可过量,防止伤阴。

温法

又称“祛寒法”。八法之一。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是温法的立法依据。由于里寒证有脏腑经络的不同,故分类上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等区别。虚与寒常并存,故温法多与补法配合运用。

温法wēnfǎ

八法之一。又称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者热之”, “劳者温之”。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温经祛寒、回阳救逆、甘温除热等。详见各条。

温法

温法

温法又称祛寒法。具有温里祛寒,温补阳气,回阳救逆及温经散寒等作用。它是选用甘温辛热的药物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劳者温之”说明温法是针对寒证而确立的。寒证有表里之分,表寒宜温散(参见“汗法”条)。而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肾阳衰微,阳气欲脱,或经脉寒邪凝滞等里寒证。由于里寒证的成因有外寒直入脏腑、经脉; 有因元阳不足、寒从内生; 以及误治损伤阳气的不同,故分为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经通痹三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使用。
运用温法,尤应辨别寒之真假。如为假寒,不可误用。若用之太过,也会耗血伤津,转为燥热之证。如服温药即吐者,可稍佐寒凉之品,或改作冷服以投之。若寒病屡用温法,效果不显者,宜峻补其肾中之阳,所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也就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

☚ 逐水法   温中散寒法 ☛

温法

warming and stimulation making the patient’s internal organs active

温法wēn fǎ

warming therap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