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温庭筠《赠少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温庭筠《赠少年》

温庭筠《赠少年》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这首诗是赠一位年轻人的,这位青年人邂逅诗人,又很快分别,作者赋诗以赠。

“江海相逢客恨多”。本是萍水相逢,诗人却偏偏拈用“江海”二字镶嵌其中。既有浪迹江湖、他乡落拓之感,又有一种豪气自在其中。“客恨多”,客何恨? “恨”又如何多?诗中并未明言。温庭筠是才士,而仕途却不得意。因此,这“恨”并不单纯,“恨”中有怨、有怒、有牢骚。新交即别之恨,怀才不遇之恨,仕途失意、落拓江湖之恨,诸多之恨、之怨、之怒、之牢骚齐上心头,却又无处诉说,今日虽“江海相逢”,却幸遇知己,不由得把诸多之恨、之怨、之怒、之牢骚,向这位新知倾箧倒出。这便是客恨“多”。

“秋风叶下洞庭波”。诗人与少年夜饮淮阴,诗却写洞庭秋色,因此,所写并非眼前实景。《楚辞·九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即此句所本。虽非实景,这一句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悲哉,秋之为气也” (宋玉: 《九辩》)。秋的肃杀传达的是悲凉的信息。“秋风叶下”,除点出季节外,还布置了一种悲秋的气氛。“洞庭波”给人一种阔大的感觉。这一句在诗的整体中决非可有可无,它符合这首诗意境的要求,符合这首诗虽不得意却又不失豪情的内容基调的要求。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两句诗内蕴极丰,既点出诗人

与少年分别之时(“夜”)、之地(“淮阴”),又道出与这位年轻人交谊之深:没有共同语言是不能酒酣至夜的。诗人心中有“恨”,有牢骚,有不平,而“不平则鸣”。“一曲歌”,是说“言”已不足以浇胸中之块垒,遂“咏歌之”。“歌”者何? “歌”其“恨”,“歌”其牢骚,“歌”其不平。诗人与少年新交如故友,俩人的豪饮高歌正是“情动于中”、心中不平的表现。月照高楼,酣饮高歌,忘其形迹,却不失豪情,落拓却并不失望,浪迹江湖的诗人形象逼真得似乎就是在我们眼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