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度因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度因子 温度因子wenduyinzi环境温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低温可延缓常温动物的生长,从而推迟其性成熟时间,使其个体长得较大。就同类常温动物而言,寒带地区的个体一般比温带地区的大,如东北虎比华南虎大,华北赤狐也比华南赤狐大。在寒冷地区,同种哺乳动物的身体末端(尾巴、耳廓等)有趋于缩短的倾向,如北极狐耳廓最短,非洲大耳狐耳廓最长,赤狐介于二者之间。身体末端缩短能减少体表面积,有利于保温,末端延长有利于散热。温度直接影响变温动物的胚胎发育,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低,胚胎发育就缓慢,温度高则反之。伊蚊的蛹在8℃时需197小时完成发育,在28℃时仅需43小时,但到33℃(超过最适度)时,又延长至46小时。温度影响动物的繁殖,原生动物中的腹毛虫(Stylonichia)
☚ 水因子 休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