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州鼓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曲艺曲种。由早年流行在温州地区的瞽词发展而成。所谓瞽词,即盲艺人说唱的曲艺。相传始于明代,清中叶以后演唱者已不限于盲人,并在音乐上有所发展。用温州方言说唱,唱词以七言韵文为主,兼以五言。有“平词”和“大词”两类。前者以牛筋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另有扁鼓等,说唱说部和民间传说;后者也称“娘娘词”,是旧时敬神说唱的曲词,因说唱《陈十四娘娘》而得名,仅用扁鼓击节,或伴以大锣大鼓。 ☚ 梨花大鼓 三弦书 ☛ 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大鼓的一种。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用温州方言演唱。分大词和平词两种。大词又称“唱太平”、“灵经”,一般在宗教节日演唱,有迷信色彩。平词又名“娘娘调”,用鼓、板击节,还用牛筋琴伴奏。传统曲目有《十美图》等。 ☚ 湖北渔鼓 游春戏 ☛ ![]() 主要责任者: 陈小萍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地: 杭州 页码: 1-189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J826.2 语种:中 定价:33.00 出版时间:2008-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丛书责任者:杨建新 丛书责任方式: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共收录95条词条。 被引频次:19 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昔称盲词、瞽词,流行于浙江南部地区,用温州方言说唱。从清朝嘉、道年间开始有记载以来,至今200年间,一直流传不衰。历代名艺人层出不穷,当今又有丁凌生、阮世池、陈志雄、方克多被誉为四大名师,还有大批新秀成为曲坛骨干,他们都为鼓词的传播和发展付出许多努力。鼓词有大词(内容多为敬神唱的经卷书)与平词(多为传书,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之分。一人演唱,分口饰角色,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大词的伴奏只击扁鼓兼伴唱或伴以大锣大鼓;平词以牛劲(筋)琴伴奏为主。今增加了双档或多档演唱以及琵琶伴奏。词目分长、中、短与开篇。旧时常由文人参与创编,如代表性书目 《玉蜻蜓》等,文人的参与促进了鼓词的繁荣。1949年以后创编的词目有: 《描金凤》、《高机与吴三春》、《大闹忠义堂》、《智取龙潭桥》等。鼓词的常用曲调〔太平调〕、〔弹词调〕、〔吟调〕、〔大调〕等为基本唱腔。各曲调衍化出各种声腔以及原板、慢板、快板、清板、紧板、泛板、散板、数板等九种板式。 ☚ 绍兴莲花落 绍兴平湖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