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黄地青花转心瓶
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制品,由乾隆皇帝钦定式样后烧造,为宫中陈设品。此器外瓶以黄色为地,青花为纹,口、颈、肩、腹、足装饰各种色彩的不同纹样。内瓶紫色地,工绘梅树一株。此器外瓶中部镂雕上下交错的 “山” 字形纹,互不粘连,可上下稍动。圈足,平底,扁腹,短颈,颈与里瓶相连可旋转。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腹部的交泰部分互相交错套迭,既不许脱离分开,又要求能够自由转动,工匠用鸡心钮制成可旋转的轴心,把两部分隔开烘烧,又使两部分在烧制成形后上下吻合,可以转动。整器由外瓶的颈、腹、底与内瓶四部分组成,分别烘烧再装配,不能套装后一次入窑,否则因因釉熔化而使内外瓶粘连而成死器。此器不仅内瓶能自由转动,并且还要镂空,制作难度益大,是宫廷不惜成本标新立异的产物,足见当时高超的制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