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胆泻火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胆泻火汤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黄芩各15g,茵陈30g,半夏、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g。水煎服。功能疏肝理气,通里利湿。治实火型急性胆囊炎,右胁持续性胀痛,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腹胀而满,舌红或绛,苔黄燥或有芒刺,脉弦滑数或洪数。此型多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清胆泻火汤qīngdǎnxièhuǒtāng天津南开医院方。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柴胡、黄芩各15 克, 半夏9 克, 茵陈30 克,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各9 克, 生大黄(后下) 9 克, 芒硝(冲) 9 克。水煎服。功能疏肝理气, 通里利湿。治实火型急性胆囊炎, 症见右胁持续性胀痛, 口苦咽干, 寒热往来, 腹胀而满, 舌红或绛, 苔黄燥或有芒刺, 脉弦滑数或洪数。此型多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清胆泻火汤 清胆泻火汤本方出自《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系由《伤寒论》大柴胡汤及茵陈蒿汤复合演化而来。方由柴胡、黄芩各15克,半夏9克,茵陈蒿30克,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各9克,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服)组成。水煎服。功能清胆泻火,理气化湿。主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症见右胁持续性胀痛,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腹部胀满,舌红或绛,苔黄燥或有芒刺,脉象弦滑数或洪数。本方所治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由肝胆实火所致。方中栀子、胆草苦寒泻火,茵陈清利肝胆湿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木香、郁金理气解郁,大黄、芒硝泻火通腑,半夏和胃化湿。方义重在清湿热,解热毒。惟热甚则郁,郁则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仍配伍木香、郁金等药以通调气机。从方源演变而言,本方当从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加减而来。大柴胡汤原治少阳阳明同病者,对和解少阳、清泻阳明颇著功效,惟清利胆经湿热尚逊一筹,故合用茵陈蒿汤以助清化,并配伍龙胆草,寒以胜热,苦可化湿。纵观全方配合甚佳。惟此是急性病重症,在服法上可以一日二剂分四次服,以增强药效。本方以起病较急,寒热往来,胸胁疼痛,尤以右胁及右上腹为甚,按之尤痛,舌红或绛,苔黄燥,脉弦滑或洪数为辨证要点。原方加减法:“热重者可加板蓝根、银花、连翘壳;便秘者重用大黄、芒硝、川朴;疼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呕吐者酌加竹茹;食欲不振者酌加藿香、佩兰、炒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瘀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 ☚ 龙胆泻肝汤 利胆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