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真指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真指南

清真指南

书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马注著。十卷。中国伊斯兰教著作。讲述清真之义,以对穆斯林及社会各界宣传伊斯兰教,主要用以纠正人们对伊斯兰教的误解。书前有《指南叙》、《遗珠序》,阐述作者对当时传教环境的看法,颇有见地。

☚ 古兰经   阿訇 ☛
清真指南

清真指南

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著作。十卷。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注撰。马注(1640—1711),字炳文,号仲修,晚年又号指南老人。自称系穆罕默德四十五代“圣裔”。回族。云南金齿(今保山)人。七岁丧父,“十五而业文章,学为经济”,十八岁曾任南明永历帝(1647—1661在位)的中书和锦衣侍御等职。1661年永历帝为吴三桂所杀后,遂隐居教书,笔耕不辍。二十五岁开始研究佛、道经典。1669年秋离滇赴京,受宗王府聘请在旗下教书,并致力于伊斯兰教研究。曾欲将《清真指南》呈康熙帝御览,未果。后返滇,沿途游学苏、皖、鄂、陕等地六年。抵滇后设帐讲学,被尊为“仲翁马老师”。另有《经权集》、《樗樵集》等著作。
作者自称鉴于“儒学罔闻”,“正教久湮,异端左道,眩惑人心”,故而撰写此书,“晰诸教异同之理,阐幽明生死之说,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末言后世”。并坚持“有者不能隐,无者不能增,贤者不敢贬,不肖者不敢誉”的原则。该书前八卷为正文,后两卷为附录。卷一是“序说”,卷八是“杂说”。内容主要有中外伊斯兰教历史、经义、哲学、教律、修身原理、民俗、天文、传说典故、教派斗争等。全书取材精审,研究精湛,见解独到,且能“引群经而摘其粹”以为其论据,反映出作者对阿拉伯文、波斯文经典的造诣很深。另书中辑录的当时全国回族学者、经师的《海内赠言》诗文二十首及所附《约束教条》等,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重要资料。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先后有道光八年(1828)成都刻本,同治九年(1870)广州濠畔街清真寺刻本,光绪十一年(1880)成都宝真堂刻本等。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普遍选用此书作教材,在中国穆斯林中流传较广。

☚ 希真正答   天方典礼 ☛

清真指南

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初马注著。10卷。主要内容为“晰诸教异同之理,阐幽明死生之说,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末言后世”。书前之《指南叙》、《遗珠序》两文,别有见解,为该书重要组成部分。受理学影响,论及“穷理”、“格物”、“性命”以及三纲、五伦等。未刊行前已为各地穆斯林所传抄,后常被经堂教育所选用。

清真指南

清真指南

回族伊斯兰教古典哲学著作。清代经学大师马注所著。全书共10卷,约10余万言。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作者自称鉴于“儒习罔闻”、“正教久烟,异端左道,眩惑人心,著为是集。经号《指南》。”全书由译、著两个部分合成,“集群经而摘其粹”是译述部分;所谓“有者不能隐,无者不能增,贤者不敢贬,不肖者不敢誉”,有关宗教哲理、教律、赞颂、民俗、诗、词则属于著作部分。至于“晰诸教异同之理,阐幽明死生之说,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末言后世”。则是《指南》的主要内容。本书是继王岱舆“三大名著”之后,影响深远的汉文译著,未刊行之前,各地回民穆斯林争相传抄,既刊之后,风行一时,对中国穆斯林有较大影响。清代有成都和广东刊本。现有1988年中国回族古籍编委会整理、余振贵标点,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和198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新版本。

☚ 清真教考   清真释疑 ☛

清真指南

书名。清初回族学者※马注撰。10卷,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作者一生专攻伊斯兰教典籍,以其研究所得,撰成此书。全书由译、著两部分组成,著作主要是有关宗教哲理、教义、民俗方面的论述。涉及面广,论究颇深,是王岱舆以来,经学撰述方面的重要发展。是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要教材,并以抄本流传。有道光八年(1828)成都马大恩刻本、同治九年(1870)广州濠畔街清真寺刊本、光绪十一年(1885)成都宝真堂刊本。清代马复初据此书删编整理为《指南要言》4卷,有昆明刊本流传,原版仍存昆明南城清真寺。今有1988年10月宁夏人民出版社点校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