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漪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漪园 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北京西北郊瓮山和西湖的基址上建园,改瓮山名万寿山,改西湖名为昆明湖。二十九年(1764年)完工。这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面积二百九十公顷。万寿山东西长约一千米,山顶高出地面六十米。昆明湖南北长一千九百三十米,东西最宽处一千六百米。湖的西北端收束为河道,绕经万寿山的西麓而连接于后湖;南端收束于绣绮桥,连接于长河。湖中布列长堤西堤及其支堤,三个大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个小岛——小西泠、知春亭、凤凰墩。清漪园的总体规划是以杭州的西湖作为蓝本。昆明湖的东、南、西三面均不设宫墙,因而园内园外之景得以联成一片。玉泉山、高泉湖、西山群峰、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宫廷区在园的东北端,正殿勤政殿以西便是苑林区,以万寿山山脊为界又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南区为前山前湖景区,前山即万寿山南坡,前湖即昆明湖。前山建筑荟萃。北区为后山后湖景区。后山即万寿山的北坡,后湖即界于北山麓与北宫墙之间的一条河道。北区山势起伏,景观幽邃。后山东西两端的赤城霞起和贝阙两座城关,为入山隘口。中央建大型佛寺须弥灵境,与跨越后湖中段的三孔石桥、北宫门构成南北中轴线。西半部的堂阁亭榭体量都很小,各抱地势,布置随宜。惠山园和霁清轩位于后山东麓,是典型的园中之园。在后湖近千米的水道上,利用山势收放将河道障隔为六个段落,化河为湖,造成山重水复的意境。后中段,两岸店铺栉次鳞比,是为模仿江南河街市肆成水镇格局的买卖街,又名苏州街。园内除荷花柳堤外,松、竹成林,桃花吐艳。惠山园内繁花似锦,乐寿堂大片丛植玉兰,号称“香雪海”,当年誉满北京。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修复,改名颐和园。 ☚ 团河行宫 万寿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