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产品生命周期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产品生命周期说 运用工业经济学中的产品周期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学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伴随著产品生命周期运动展开的,是对企业出口贸易的替代。 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得出了与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的资源秉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提出了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瑞典经济学家S.B·林德认为:俄林的资源秉赋理论仅适合初级产品贸易模式,不适合于工业制成品。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M·波斯纳提出“技术差距论”,指出两国技术差距将导致贸易的产生。1966年世界和平基金会会长、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学会教授R·弗农在《国际投资和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在吸收“技术差距论”基础上,运用工业经济的产品周期理论,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说。 按照工业经济中产品周期论的说法,工业产品从发明研制,进入市场试销开始,必然经过成长、成熟、饱和、衰退等不同阶段,最后终于从市场上消失的周期。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所经历的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都是不同的。但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随时间的推移,产品销量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就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办法通常有:寻找新的市场,扩大服务对象;增加产品型号,使之多样化;使产品具有多种用途,形成产品周期的再循环等等。根据这一原理,弗农把它应用到对外直接投资上来。他认为,每一种产品或每一种产品的改革都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