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寡水qīngtāngguǎshuǐ形容菜中汤水多,菜米少且没有油水:奉国寺中的寺僧,用完~的斋饭,仍禅坐在经房默默背诵白日读过的梵文。(周铁钧《我是东北人》)∣盘子里的菜吃得见了底,清清寡寡的汤水苟延残喘地趴伏在盘子里。(李吉明《风雨》) 清汤寡水qǐnɡ tǎnɡ ɡuà fèi指汤水中少主食,又清淡无味。例:饭食~的,只下了几颗米,竟是些菜,怎么吃! 清汤寡水清汤灌老鼠[t ‘u41]饭食汤水多米面少。 清汤寡水qin1 tang1 gua3sui3形容粥很稀或菜汤里没有实惠的东西:这只能暖肚皮,~的! (大三144) |听说街上的人伙食开得高,不比乡下人吃得~的。(川文82.4.34) 清汤寡水tɕ‘iŋ213 t‘ aŋ213 kua53 ʂuei53(fuei53)饭汤多无味: 羊肉泡漠汤多肉少,~的。 清汤寡水四5753①熟形容汤水味薄菜少或稀饭里米粒少。⑴东北官话。东北〖 〗。蔡天心《大地的青春》:「当他端起女人递给他的一碗高粱米粥时,发现碗里~,粥稀得简直看不见几颗米粒。」⑵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⑶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底一锅面条子能把人吃饱吗?干咧一天活儿咧。⑷江淮官话。江苏盐城〖 〗。今格粥~的,哪个煮的?⑸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这~的稀饭只能暖肚皮,不能饱肚皮‖桌上一碗~的小白菜,上面看不见一点儿油珠珠儿。熊建成《我的干妈》:「听说街上的人伙食开得高,不比乡下人吃得~的。」贵州大方〖 〗、沿河〖 〗。湖北武汉〖 〗。⑹吴语。江苏溧水〖 〗。也作「清汤光水」:上海〖 〗。朝锅里看看,~,一点油星也呒没。上海松江。浙江杭州〖 〗。⑺客话。江西赣州蟠龙〖 〗。◈ 198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一天两顿棒𥻗粥,越熬越稀,~的不好糊弄肚子。」也作「清汤拉水」:冀鲁官话。天津〖 〗。~的,有嘛好吃!也作「清汤瓜水」: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②熟汤很清。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③熟粗茶淡饭,生活清苦。⑴东北官话。东北〖 〗。我们一向是~的,比不上你们家成天大鱼大肉地吃着。⑵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⑶吴语。上海。浙江。叶文玲《长塘镇风情》:「(闵阿棠)却真是天生福气。虽然过的是~的清淡日子,却是夫妻和谐。」④熟比喻没有什么额外收入或好处。⑴东北官话。东北〖 〗。~的,一点捞头没有,这事谁能愿意干?⑵吴语。上海。1989年1月7日《新民晚报》:「姐夫又是~的教师。」   味道 味道味(菜~;饭~;药~;馊~;异~;五~) 滋(滋味) 有滋味:有味(有滋有味) 入味 吃东西有滋味:喷喷香 合口味:对味 令人满意且别具特色的滋味:可人风味 味不适口:逆口 味道不好:难吃 没有味道:无味(食之~) 乏味 嚼蜡(味如~) 菜肴水太多,粗糙没有味道:清汤寡水 稀汤寡水 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淡而无味 淡乎寡味 失去原来的滋味:走味
另见:食物 舌头 尝味 ☚ 味道 各种味道 ☛
味淡 味淡淡(清淡;~而无味) 薄(~酒;味薄;淡薄) 味道清淡:味淡 清素 虚淡 素淡 味道清淡,不肥浓:素净 味淡而涩口:薄濇 淡而无味:寡(~味;清汤~水) 贫味 淡味 贫味 淡不淡 (味道淡:味淡) ☚ 味浓 气味 ☛ 清汤寡水qīng tāng guǎ shuǐ[of a dish] watery and tasteless; dishwater; sth insipid ❍ 他词汇贫乏,写的文章如同~。With a very much limited vocabulary,his compositions are like dishwater. 清汤寡水qing tang gua shui(of a dish) watery and tasteless 清汤寡水qīng tāng guǎ shuǐ意谓饭菜简单清淡,没有油水。 〔例〕他看着一家老小喝着~,心里的滋味别提有多难受。 【提示】多作主语、宾语。 清汤寡水qīnɡtāng-guǎshuǐ寡:少。 ❶汤里没有什么菜、油水和汤料。 ❷泛指饭菜清淡无油水。 ❸喻指清贫或没内容,乏味。 清汤寡水qīnɡ tānɡ ɡuǎ shuǐ指饭菜稀而淡,没有油水。 清汤寡水qing tang gua shui寡:少。基本上是水、没有多少内容或只有少量内容的汤。形容粥很稀,或汤里的肉菜内容极少而缺少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