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文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文宗 即“咸丰帝”。 清文宗1831—1861即爱新觉罗·奕詝。清代皇帝。满族。1850—1861年在位。年号咸丰。宣宗四子。即位初,曾力图挽救清朝日益衰弱局面, 接连下诏求言任贤。1850年(道光三十年)罢黜穆彰阿、耆英等病国媚外的旧臣。急剧增加军费开支,敲诈勒索,严重妨碍商品经济发展,并竭尽全力镇压国内革命力量。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竭力支持汉族地主举办团练,镇压革命运动,先后任命各省在籍官员为团练大臣,起用湘军头目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清军连战失利, 咸丰仓皇逃往热河,命其弟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进驻北京,恣意抢劫,焚毁圆明园。1858年、1860年, 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出卖主权。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谥显。 清文宗即奕詝,见该条。 清文宗 清文宗1831—1861即奕詝,姓爱新觉罗,满族。宣宗第四子,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生,二十六年被宣宗书名缄藏秘密立为储君。三十年宣宗死,继立为帝,改元咸丰,在位十一年,是为文宗。即位之初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政局呈现崩溃之象。为整治国家,选用干练大臣,指画机宜,勤政不辍。对内面临遍及全国的农民起义,为镇压太平天国,于咸丰元年 (1851) 四月,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围剿太平军。咸丰三年,太平军进两湖,并顺江而下,直取武汉、南京,并出师北上,危及清廷的统治。文宗命向荣、琦善为钦差大臣,分别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令曾国藩等汉族官绅举办团练,抵御太平军; 派僧格林沁率部阻击太平军北伐; 任用肃顺、彭蕴章等筹划财政,竭力挽救危局。后又任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全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六年英法等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文宗派大臣与美、俄、英、法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文宗北狩热河。并于咸丰十一年 (1861) 七月十六日 (8月21日) 病死于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终年三十一岁。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庙号文宗。葬定陵(今河北遵化)。共有后妃十四人,其中主要有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即慈安),懿妃那拉氏 (即慈禧)。最受咸丰宠爱的是丽妃是他他那氏,曾亲自用朱笔写了一个 “丽妃移住咸福宫大吉” 的字条,即为明证。懿妃那拉氏因生一男孩 (即同治帝),加上工于心计,地位上升,奕詝共有皇子两人,一人夭折。有女二人。 ☚ 清宣宗 清穆宗 ☛ 清文宗即“奕”(1719页)。 清文宗见 奕詝 清文宗1831—1861满族人,爱新觉罗·奕詝。清代皇帝。道光帝旻宁第四子。庙号文宗。年号咸丰。1850—1861 年在位。 道光三十年(1850)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团营,他即派兵镇压,后太平天国分兵北伐、西征时,他感到光靠八旗兵、绿营兵不足以镇压,遂又下令各省办理团练,依靠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进行抵抗。还任用肃顺,彭蕴章等,采取增收厘金、发行官钞、改铸铜钱、扩大损资及漕米海运等办法,以解决财政困难并筹集军费。咸丰六年(1856)九月起,英法侵略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十一月,攻陷广州。咸丰八年大沽炮台失陷。他奉行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妥协投降的方针,派桂良、花沙纳赶赴天津求和,同英、法、俄、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又至上海与英、法分别订立《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咸丰九年,大沽炮台守军英勇奋起,击退英法联军的进犯,战争复起。次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他逃往热河行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命其弟恭亲王奕訢以全权大臣名义留京向侵略者求和,同英、法、俄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七月病死于热河行宫。(参考图58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