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心莲子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心莲子饮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各五钱,石莲肉、茯苓、炙黄芪、人参各七钱五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麦门冬十粒,水煎,食前冷服。功能益气阴,清心火. 交心肾,止淋浊。治心中蓄积,抑郁烦躁,思虑劳力,小便白浊,遗精涩沥,便赤如血,或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五淋带下,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若发热,加柴胡、薄荷。方中莲子清心火而交心肾; 地骨皮清热凉血; 以退虚热; 黄芩清上焦热;茯苓、车前子分利湿热,引心火下行; 麦门冬清心养阴; 人参、黄芪、甘草益气扶正。
❷《仁斋小儿方论》卷十方。莲子二钱,茯苓一钱五分,益智仁、麦门冬各一钱,人参、远志、石菖蒲、车前子各五分,白术六分,泽泻四分,甘草三分。加灯心十茎,水煎服。治白浊。
❸《明医杂著》卷六方。炒黄芩、麦门冬、地骨皮、炒车前子、柴胡、人参各一钱。水煎服。治热在气分,烦躁作渴,小便赤浊淋沥,或阴虚火盛,口苦咽干,烦渴微热者。

清心莲子饮 《和剂局方》卷五

【组方药物】 黄芩 麦门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15克 石莲肉(去心) 白茯苓 黄芪(蜜炙) 人参各23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锉散。每服9克,用麦门冬10粒,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空腹时服。
【主要功效】 清心利湿,益气养阴。
【适应病证】 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
【加减应用】 发热,加柴胡、薄荷。

清心莲子饮qīngxīnliánzǐyǐn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各五钱, 石莲子、茯芩、黄芪、人参各七钱五分。为粗末, 每服三钱, 水煎服。功能益气阴, 清心火, 止淋浊。治心火上炎, 肾阴不足, 口舌干燥, 遗精淋浊, 遇劳即发, 及热扰营血, 血崩带下, 烦躁发热。
❷ 《幼幼集成》方。莲子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益智仁、麦冬各一钱, 人参、远志、石菖蒲、车前子各五分, 白术六分, 泽泻四分, 甘草三分。加灯心草十茎, 水煎服。治白浊。

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医方集解》名莲子清心饮,较本方多柴胡一味。方由黄芪、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组成。上锉散,每服三钱,入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功能清心火,益气阴,利湿浊。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症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辄发,睡卧不安,四肢倦怠,五心烦热;或心火炎上,肺阴灼伤,口干舌燥,渐成消渴。
本方所治证属心火妄动,而气阴不足,心肾不交,湿热下注,故宜清心火,益气阴,利湿浊,扶正与祛邪兼顾之法。方中石莲子清心火而交心肾,黄芩清心肺之热,地骨皮清虚热,茯苓、车前子分利湿浊;麦门冬清心养阴,再加人参、黄芪、甘草以益气扶正。使心火清宁,气阴恢复,心肾交通,湿热分清,则本方所治诸证当逐渐痊愈。现临床上对于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病久正气虚弱而余热未清者,可用本方治疗。原书加减法:“发热加柴胡、薄荷。”
莲子六一汤(《仁斋直指方论》卷十) 石莲肉(连心用)六两,炙甘草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下。功能清心补虚。主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
清心莲子饮(《幼幼集成》卷四) 建莲子二钱,白茯苓一钱五分,益智仁、大麦冬各一钱,人参、远志肉、石菖蒲、车前子各五分,漂白术六分,宣泽泻四分,生甘草三分。灯心十茎,水煎,空心服。功能清心利湿,补益气阴。主治小儿心经虚热,小便色白混浊。方中莲子、茯苓、泽泻、车前子清心利湿,人参、麦冬、白术、甘草补益气阴,远志、石菖蒲宁心安神、益智仁补肾固涩,是清利与补养气阴两者兼顾之方。

☚ 导赤散   泻心汤 ☛
000039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