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定三藩之乱清廷平定藩王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清军入关的战争中,保存和扩大了实力,分镇云南、广东、福建等地,逐渐形成各自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清廷下令撒藩。十一月,吴三桂发动叛乱,夺占贵州、湖南、四川,屯兵大江南岸。耿精忠、陕西提督王辅臣、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等先后响应。清廷决定用武力平定三藩,并根据形势制定了先翦除两翼(以浙、赣为左翼,陕、甘为右翼)、后集中兵力突破正面战场(湖南)的战略方针,以及对吴三桂坚决打击,对耿、尚剿抚兼施的政策和策略。十五年,抚远大将军图海在西线以重兵攻围平凉(今属甘肃),王辅臣被迫归降。同年,奉命大将军杰书在福建发起攻势,迫使耿精忠归降。十六年,在清廷的招抚下,尚之信归附。湖南的吴三桂势孤力单。十七年在湖南称帝,不久病死。清军乘势相继取得岳州(今湖南岳阳)、长沙之战的胜利,收复湖南、广西、贵州、四川, 二十年十月攻破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残部6700余人投降。至此,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被平定,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