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八仙糕
由人参、茯苓、莲子、苡仁、山药、芡实、扁豆、藕粉八味药组成。又名八珍糕,是明朝著名医家陈实功的家传秘方,专治小儿面黄肌瘦,消化不良。清代乾隆四十年左右,太医院的御医们在陈氏八仙糕的基础上增减药味,调整分量,经特殊加工制成清宫独有之糕点,进呈乾隆皇帝服用,因色、香、味俱胜,既为美食,又有治病健身之功效,很受乾隆皇帝赞赏。据清宫脉案及《用药底薄》载,乾隆皇帝直至八十多岁时,仍常服用。清宫配方档上评价八仙糕说: “八仙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因此,清宫中上至皇帝后妃,下至宫女太监,老幼竞相服食,视为补益增寿的灵药。西太后早年不喜食八仙糕,但据清宫脉案载述,光绪元年,西太后四十岁时,就患有 “心脾不足” 之证。光绪六年,症状更有发展,屡有 “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粘”,“胃口不旺”,“心脾久弱” 等,太医李德立立拟八仙糕请西太后进服,效验显著,自此遂经常服用,未再间断。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八仙糕除健脾补肾,生肌长肉外,还可增强心肌的收缩机能,增强免疫活性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调整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有确切的延缓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