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丸《丹溪心法》卷二方。 ❶贝母、杏仁、青黛。为细末,砂糖入姜汁泡,蒸饼为丸,弹子大,噙化。治肺郁痰喘嗽,睡不安宁。 ❷青黛、海蛤粉。为细末,蜜调噙化。治血虚火多,咳嗽声嘶者。 ❸白术、半夏、苍术、贝母、香附各一两,杏仁、黄芩各半两。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治嗽喘。 ❹青黛、栝蒌仁、香附(童便浸,晒干)。为细末,姜蜜调,噙化。治妇人形瘦,有时夜热痰嗽,月经不调。 ❺炒灯笼草。为细末,蒸饼为丸,或醋调敷咽喉痛处;与清金丸同用。治热嗽及咽痛。 ❻煅礞石、黄芩各半两,风化硝二钱半,半夏二两,白术一两,茯苓、陈皮各七钱半。为细末,粥和为丸。治痰嗽。 ❼罂粟壳(蜜炒) 四两,乌梅、马兜铃、天南星 (姜制) 各一两,人参、款冬花、桔梗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含化。治咳嗽气实而无虚热者; 汗多者亦可服。 清化丸 《丹溪心法》卷二【组方药物】 贝母30克 杏仁15克 青黛3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研末,用砂糖,姜汁泡,蒸饼为丸,如弹子大。噙化。 【适应病证】 肺有郁火,痰喘咳嗽,睡不安宁;梅核气,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燥痰粘结喉头者。
清化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五【组方药物】 灯茏草(炒) 【制剂用法】 上药1味,研末,蒸饼为丸服。或用细末,醋调,敷咽喉。 【适应病证】 肺热咳嗽,咽喉疼痛。 【编者按语】 原书云:本方须“与青金丸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