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混浊肿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混浊肿胀cloudy swelling

又叫颗粒变性,系最常见的一种轻度的细胞变性。主要见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细胞,如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曲小管上皮细胞等。发生混浊肿胀的器官比正常肿大、包膜紧张、失去正常光泽,较苍白混浊;细胞亦肿大,胞浆中出现许多微细的淡红色颗粒;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胞浆内线粒体肿大,中间变空,嵴变短或减少与消失等。造成混浊肿胀的原因有感染、中毒、缺氧等。致病因素消除则肿胀可消失,细胞可恢复正常。

混浊肿胀cloudy swelling

是轻度的细胞变性。多见于肝细胞、肾曲管上皮细胞及心肌细胞。细胞肿大,胞浆呈颗粒状。电镜观察内质网扩张。病因去除后,形态和机能即恢复正常。

混浊肿胀

混浊肿胀

混浊肿胀简称浊肿,是一种常见的轻度细胞变性,常见于肾、肝及心脏等实质器官。肉眼见病变脏器肿胀,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灰白,混浊而缺乏正常光泽,有如沸水煮过,故名浊肿。镜下见细胞体积肿大,胞质内出现很多细小颗粒,故又有颗粒变性之称。电镜下见线粒体肿胀,基质稀释,致密度降低,基质颗粒常消失,嵴变短和数目减少;粗面内质网扩大,并可有空泡形成,其表面附着的核蛋白体每有脱粒;胞质内糖原减少,自噬空泡增多等。
感染、中毒、缺氧等多种病因均可引起浊肿。其发生机理还未完全清楚,多认为在病因作用下首先引起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障碍,使ATP生成减少,从而不能维持细胞膜上的钠泵机制,钠离子及水分进入细胞增多,引起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目前认为细胞质内出现的颗粒与线粒体肿大和(或)内质网扩大以及空泡形成有关,而细胞肿大是由胞质内水分增加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所致。与细胞内钠离子增加的同时,钾离子排出细胞外也增加,使细胞内钾离子减少,这可能与粗面内质网的脱粒有关。钙离子也进入细胞内,它能抑制氧化磷酸化,使ATP含量进一步下降。这些改变可导致细胞功能下降。一般说来,浊肿是细胞在病因作用下所引起的轻度代谢紊乱和功能失常的表现,这种改变对细胞的影响不大,而且是暂时性的。当病因被消除后,细胞内能量代谢可恢复正常,钠离子及水分可被排出,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可恢复正常,浊肿便消失。

☚ 变性   水样变性 ☛

混浊肿胀hùn zhuó zhǒng zhàng

cloudy swell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