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混合经济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混合经济论hùn hé jīng jì lùnтеóрия смéшанной эконóмики

混合经济论Mixed Economic Theory

是指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制度。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社会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由市场制度或国家干预制度,而是二者的某种结合; 市场应该成为解决基本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外部性、垄断等因素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等方面所存在的困难,故国家运用适度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甚至命令等手段进行干预有其必要性,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凯恩斯在《通论》 中力主用国家的经济干预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表达了 “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 的思想。凯恩斯经济思想的美国传播者汉森在其《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1941)一书中发挥了这一思想,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纯粹的私人经济,而是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共存。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这部流行全球的教科书中,沿袭了汉森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混合经济的思想。萨氏认为,任何社会都面临着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尽管不同的社会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采用一种纯粹的形式,而是不同方式的某种结合。在现代社会,市场机制无疑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效率和社会的自由; 但是市场竞争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它在某些条件下的失灵、在保证经济效率的同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以及自发性的经济周期等,因此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经济政策的引导,有助于克服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在萨氏看来,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自由市场机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又不同于以行政计划为特征的社会主义。

混合经济论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共存、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结合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制度;现代社会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由市场制度或国家干预制度,而是二者的某种结合;市场应该成为解决基本经济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外部性、垄断等因素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等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干预有其必要性,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凯恩斯(Keynes, John Maynard,1883—194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力主用国家的经济干预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表达了“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的思想。凯恩斯经济思想的美国传播者汉森(Hansen, Alvin Harvey, 1887—1975),在其《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一书中发挥了这一思想,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纯粹的私人经济,而是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共存。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 Paul A.,1915— )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沿袭了汉森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混合经济的思想。他提出,任何社会都面临着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尽管不同的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采用一种纯粹的方式,而是不同方式的某种结合。在现代社会,市场机制无疑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效率和社会的自由;但是,市场竞争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它在某些条件下的失灵、在保证经济效率的同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以及自发性的经济周期等,因此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经济政策的引导,有助于克服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他认为,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自由市场机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以行政计划为特征的社会主义。

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论Theory of 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已不再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同时存在着“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如国有企业,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与福利开支等,是一种混合经济或叫“双重经济”。企业国有化不是混合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应该从个人主义的经济向以社会福利为重点的公私混合经济过渡。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汉森、萨缪尔逊和瑞典的缪尔达等。

☚ 有效需求原理   福利国家论 ☛
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论Mixed Economy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 在其世界流行的教科书 《经济学》一书中,沿袭了他的老师汉森 (A. H.Hansen) 的观点,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并在该书中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论述。
根据萨缪尔森的观点,混合经济是指不同经济组织模式的并存。他认为,任何社会,原始部落、共产主义国家、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等,都面临着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不同的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原始部落靠习惯,“统制经济” 靠命令,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经济靠市场来解决这些基本经济问题。但任何社会都不是其中的一种纯粹形式。“相反,社会是带有市场、命令和传统成份的混合经济” (萨缪尔森,1992,P.40) 当今的美国经济是“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实施经济控制的 ‘混合经济’: 私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则是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 (同上,P. 68)。简言之,混合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制度。
在“混合经济” 中,“三位一体” 的经济问题基本上是靠市场来解决的,是以市场和价格制度决定的。商品价格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也为生产者的决策提供了信息; 追求利润的竞争迫使生产者降低费用,使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要素市场上的供求决定的要素价格形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
市场机制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效率和自由。并且,通过竞争使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从无序实现了有序。如萨缪尔森所说: “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是一架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个人的知识和行为汇合在一起。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解决着一种当今最大的计算机无能为力,牵涉到上百万未知数和关系的问题” (同上,P. 70)。然而,市场调节也存在着缺陷。完全竞争、百分之百的市场经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而且,由于垄断、外部性等因素产生了市场失灵。再者,市场经济在保持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这些使政府干预经济有了用武之地。
在现代混合经济中,国家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私人企业的 “比赛规则”,通过运用经济政策来执行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以实现效率、平等和稳定的目标。
在萨缪尔森看来,老式的、纯粹的资本主义是残酷无情的。“在它的早期阶段,资本主义更有效率,但也更无情。当时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制度。在没有食品券和失业保险的条件下,父母和孩子为了一点点金钱都要同样地提供他们的劳动——为了一点口粮夜以继日地劳作,每天跑几英里去挣一点微薄的收入” (同上,P. 424)。混合经济与之不同,它既有老式资本主义的效率优势,又实现了平等,是人道的。因此,当今,“很少有人会建议倒拨时钟再回到纯粹资本主义的无情制度之中去” (同上,P. 424)。
混合经济并非十全十美,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都是“在混合经济中到处使人心神不宁的幽灵” (同上,P. 393)。但萨缪尔森认为这些问题并不是混合经济本身造成的,而是与人们有限的知识、使用方法的不当有关。为了平抑经济波动,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萨缪尔森提出了混合经济中政府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对于经济的周期波动,萨缪尔森提出了“斟酌使用”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需求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衰退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为了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萨缪尔森主张实施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从而使混合经济获得充分的活力。
总之,在萨缪尔森看来,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在没有经过革命和流血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而是由混合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新的世界。
实际上,萨缪尔森所说的混合经济不过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是资本主义自身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老式的”、“纯粹的” 资本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萨缪尔森却把它说成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制度,这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阶级局限性。但是,萨缪尔森在混合经济中所阐述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治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的措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来说,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 边际生产力论   经济成长阶段论 ☛
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论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成为公私“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或社会化经济同私人经济相结合的“双重经济”(Dual Economy)的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了由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并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整套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美国的汉森(Alvin Harvey Hansen,1887—1975)和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等人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国家日益加深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条件下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归结为“混合经济”或“双重经济”,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拥有大量的国营企业和庞大的政府财政收支,并实行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制度等等,形成了“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公共经济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同时存在,构成了公私“混合经济”。目前,这一理论已为西方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 土地国有化理论   福利经济学 ☛
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论

指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性质特征的一种理论,是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职能日益加强的经济现实在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种反映。这一理论认为,战后时期资本主义已过渡到了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即经济已经成为国有和私有的混合体,它同时具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起着稳定和巩固的作用。混合经济概念在19世纪末国家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汉森曾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私人拥有生产资料,而政府越来越多地提供社会服务”,这就是“混合经济”或“二重经济”,即二重的生产经济和二重的消费经济。他认为,“混合经济”的优越性在于,政府付出大量的支出,私营企业则进行工作。公营经济关心的是社会福利,私营经济关心的是利润。萨缪尔森也是“混合经济”论的鼓吹者,他定义的“混合经济”概念有两个特点: (1)“混合经济”不仅是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而且还是垄断和竞争的混合; (2)“混合经济”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不断扩大开支; 二是收入重新分配; 三是政府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缪尔达尔也是混合经济论的积极鼓吹者。

☚ 趋同论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

混合经济论Mixed Economic Theory

亦称“二重经济论”。经济学理论。渊源于十九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Adolph Wagner,1835—1917)的经济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美国新政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阿尔文·哈维·汉森、克拉克(John Maurice Clark,1884—1963)等。认为十九世纪末期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社会化的公有经济,即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公营”指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部分,包括国有化企业和各种福利设施。“私营”部分指私人所有的企业和事业。私营经济追求利润,国营经济追求福利。两者结合组织生产和消费,能使资本主义经济变得可以调节和控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