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涸辙之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涸辙之鲋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说苑·善说》亦载,谓庄周与魏文侯事。 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先秦寓言。战国宋庄周撰。《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涸泽之蛇 淮北蜂与江南蟹 ☛ 涸辙之鲋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 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耶?’对曰:‘我, 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 越之王,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涸辙之鲋”写了两则故事:一是庄周向监河侯借粟度日,监河侯颗粒不给,却许诺待收回封地的租税后借给庄周价值“三百金”(“金”是古代货币单位, 即“镒”。一镒等于二十两,另说为二十四两或三十两)的巨款。二是“涸辙之鲋”(滞困在干枯的车辙中的鲋鱼)向庄周求水活命;庄周答应到南方去向吴王、越王游说,请他们引长江水接鲋鱼回东海。两则故事紧密套扣,前者包容后者,后者说明前者,结构十分新颖。故事中的监河侯是个悭吝的伪善者形象,鲋鱼是个敢怒敢言、很有骨气者的形象;庄子的身份则颇有趣,在前一故事中是乞贷者,在后一故事中却以监河侯的同类面孔出现,而让鲋鱼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构思极为奇特。 作者如此别出心裁,精心构制这则寓言,在于阐明他的“无待”的主张。庄子向往逍遥游,即在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大千世界中,希望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地生活。他认为逍遥游的基本条件之一便是无假于外物。倘要依赖任何外界条件,便要受到束缚,便不逍遥了。庄周亟须贷粟,鲋鱼急切求水,都是有赖于人,结果都受了愚弄,受了窝囊气,便是明证。但庄周既然“忿然作色”于监河侯,却为何又把窝囊气转嫁给鲋鱼辈呢?作者意在说明“外物不可必”,任何外界条件都靠不住,切不可强求。不论自觉不自觉,即使是同病者,也不会相怜,即使是同根者,也不会相助。在这一点上,故事中兼“乞贷者”与“监河侯”于一身的庄子是不惮于解剖自己的。 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则在于揭露和讽刺。监河侯既为“侯”, 自有家财万贯,“邑金”无数,但借斗升之米可以活人一命而不肯为,其悭吝无情可知。他却偏要装成慷慨姿态,许诺“将贷子三百金”!悭吝与慷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监河侯想用慷慨大方的皮囊包裹住悭吝自私的内心,其伪善面目便更令人憎恶了。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对于剥削者的伪善嘴脸,看得较为分明,所以反戈一击,便能将其伪装揭露得异常彻底。庄周的本心是很真诚的, 自不同于监河侯。但他为涸辙之鲋设计的活命方案,却是颇不高明的。正如鲋鱼所说:“我失掉了水,没有安身的地方,我快要干死了。眼下,我只要得到一点儿水便可以活下去。先生却许诺这样的空话,还不如趁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呢!”斥责之情,力透纸背。俗话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君子只讲雪中送炭,不作锦上添花。这则寓言对于抛开实际,醉心作不合时宜的许诺的迂腐论者,在客观上也具有深刻的讽刺作用。 这则寓言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即庄子的自我标举。庄周是个傲骨嶙嶙的知识分子,因为不肯与反动统治阶级合作而堕入了困境, 以至不得不“贷粟”度日。然而借贷未成,反遭愚弄,他实在忍无可忍,“忿然作色”, 内心充满了愤世疾俗之情。但他宁可穷困得编织草鞋度日,纵然饿得面黄肌瘦,也不肯与反动统治者为伍。鲋鱼一段忿然言词,正是庄子假托鲋鱼之口出气,将为富不仁,却又假装慷慨的监河侯之徒骂个痛快淋漓。 这则寓言在写作上的特异处除了结构新颖、构思奇特之外,还有一个拟人化的手法,涸辙之鲋既有鱼的特点,亟待斗升之水方能活命; 又有人的特点,能说话,会思维,而且颇有个性。它自称“东海波臣”,以示见过风浪,见过世面,不是凡俗之辈。对于外界的愚弄,它“忿然作色”,敢怒敢言,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宁肯拼着一死,也要毫不留情地揭露假面具。这种描写,可说是物人统一,形神兼备。后世往往以“涸辙之鲋”比喻处境艰难,急待救援的人。作为比喻,虽然可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但就整则寓言而言,则是仅取其表而已。 比如庾信《拟咏怀》诗中的“涸辙常思水”之叹,就显然失去了“涸辙”原有的“忿然”之色。 涸辙之鲋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①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③西江④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⑤!” ——《庄子·外物》 【注释】 ①鲋(fu)鱼:鲫鱼。②波臣:即水官。③激:阻遇水势使之急流。④西江:蜀江,由西向东。⑤肆:市场。 【意译】 昨天,庄子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叫喊的声音。他环顾左右看到车轮辗洼的地方,当中有一条鲫鱼。于是他问道:“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呢?”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官,您有斗升的水救活我吗?”庄子说:“好的,我正好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王,我一定使西江之水很快流过来迎救您,好吗?”鲫鱼愤怒地板着脸说:“我失去了水,没有容身的地方,现在只要有斗升之水就能救活我, 而像您这样说的话, 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吧!” 【解说】 及时雨能使万物复苏,不在其甘,不在其大,而在其及时。凡救人救急的东西,无不贵在及时。一旦延误,无论其质量如何好,数量如何多,都无济于事。西江之水虽然浩渺,但无奈其遥远不达,对于涸辙之鱼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救济苍生,也不在给他们宣扬宏远的治世方略,描绘未来动人的理想蓝图,而贵在实干,贵在能解决燃眉之急, 只有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才可能作更长远的设想。 【相关名言】 如果官僚主义地解释问题,那末“批准”就是意味着大官们的刚愎自用,官场拖拉习气,玩弄检查委员会之类的把戏,一句话,就是用纯粹官僚态度葬送实际工作。 污浊的官僚主义使我们陷入滥发文件、空谈法令、乱写指示的境地, 而生动活泼的工作却淹没在这浩如烟海的公文中了。 ——苏联·列宁 涸辙之鲋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①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③西江④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⑤!” ——《庄子·外物》 【注释】 ①鲋(fu)鱼:鲫鱼。②波臣:即水官。③激:阻遇水势使之急流。④西江:蜀江,由西向东。⑤肆:市场。 【意译】 昨天,庄子来的时候,半路上听到有叫喊的声音。他环顾左右看到车轮辗洼的地方,当中有一条鲫鱼。于是他问道:“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呢?”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官,您有斗升的水救活我吗?”庄子说:“好的,我正好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王,我一定使西江之水很快流过来迎救您,好吗?”鲫鱼愤怒地板着脸说:“我失去了水,没有容身的地方,现在只要有斗升之水就能救活我, 而像您这样说的话, 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吧!” 【解说】 及时雨能使万物复苏,不在其甘,不在其大,而在其及时。凡救人救急的东西,无不贵在及时。一旦延误,无论其质量如何好,数量如何多,都无济于事。西江之水虽然浩渺,但无奈其遥远不达,对于涸辙之鱼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救济苍生,也不在给他们宣扬宏远的治世方略,描绘未来动人的理想蓝图,而贵在实干,贵在能解决燃眉之急, 只有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才可能作更长远的设想。 【相关名言】 如果官僚主义地解释问题,那末“批准”就是意味着大官们的刚愎自用,官场拖拉习气,玩弄检查委员会之类的把戏,一句话,就是用纯粹官僚态度葬送实际工作。 污浊的官僚主义使我们陷入滥发文件、空谈法令、乱写指示的境地, 而生动活泼的工作却淹没在这浩如烟海的公文中了。 ——苏联·列宁 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hézhézhīfù┃┃━┃ 典出《庄子·外物》。东海之波臣一鲋鱼涸于车辙之中,求庄周给斗升之水使之活。庄周说,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鲋鱼怒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亦省作“涸鲋”。北周·庾信《拟咏怀》诗:“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清·陈三立《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鲋容泥滓,只有轻鸥自往还。” ☚ 断根浮萍 惨雨酸风 ☛ 涸辙之鲋【出处】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涸辙之鲋hézhézhīfù涸辙: 干车辙。鲋: 鲫鱼。典出《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成〉比喻身处困境,急需得到救助的人:凄惨如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鲋:鲫鱼。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身处危境,急待救助的人或事物。战国时,庄子生活困窘,于是到监河侯那里借贷。监河侯推托说:“等我把税金收上来再借给你三百金怎么样?”庄子气愤地说:“昨天我来的时候,看到干涸车辙里有一条鲫鱼,自称是东海波臣。它向我借斗升之水以保全性命,我说:‘等我游历完吴、越之地再引来西江之水救你,你看怎么样?’鲫鱼愤怒地说:‘斗升之水就可以救我一命,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躺在枯鱼市场上了!”(见《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的人。涸(hé):没有水了。辙(zhé):车轮压的痕迹。鲋(fù):鲫鱼。 ☚ 衮衮诸公 红粉青蛾 ☛ 处境困穷的人 处境困穷的人穷鸟(~入怀) ☚ 处境不好的人 生活无着的人 ☛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a fish out of water; a 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a person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hard up like a fish in a dry pond 涸辙之鲋he zhe zhi fufish stranded in a dry rut—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辙:干车沟;鲋:小鱼。干车沟里的小鱼。比喻人的处境非常困难。a person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a fish stranded in a dry out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解义】涸辙:干的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或物。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涸”,水干了;“辙”,车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 ‘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来哉?’周曰: ‘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北周·庾信《拟咏怀》诗:“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干。辙:车辙。鲋:鲫鱼。干涸车辙里的鲫鱼。比喻陷入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曾卓《三人行》:“我们可以说是相濡以沫,然而决不认为自己是~。”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干涸。辙:车辙。鲋:鲫鱼。干涸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亟待救助的人。 涸辙之鲋hézhézhīfù涸:干枯。《庄子·外物》:“周(庄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辙:车轮压出的沟痕。鲋鱼:即鲫鱼。常与:平常所亲,指有水的生活环境。肆:商店,市场。干涸车辙里的鲫鱼需要的并不是远地之好水,如果没有立即送到的斗升之水,马上就会干死。后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干枯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中急需救助的人。也作“涸辙枯鱼”、“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枯”、“涸辙之鱼”。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 没有水。辙: 车辙。古时都是土路,车轮碾压后留下的沟痕就叫辙;下雨时车辙里会有少许积水,天一晴很快就会干掉。鲋: 鲫鱼。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陷入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曾卓《三人行》:“我们可以说是相濡以沫,然而决不认为自己是~。” 涸辙之鲋he zhe zhi fu涸辙:干车辙。鲋:鲫鱼。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的急待救援的人。 S14Y【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境十分困难的人。涸:水干,枯竭。辙:车辙,车轮压的痕迹。鲋:鲫。 涸辙之鲋hézhézhīfù〔偏正〕 比喻位处困境,急待救助的人或物。语本《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喏。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干枯,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即在干车辙的鲫鱼。比喻处境危急,渴望援助的人。明·张凤翼《红拂记》:“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也作“涸辙枯鱼”、“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枯”、“涸辙之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